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湖南产水菖蒲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从水菖蒲95%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1个倍半萜类成分,结合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鉴定该化合物为1R,5R,7S-guaiane-4R,10R-diol-6-one,是1个新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  相似文献   
82.
随着精准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除了EGFR基因,非小细胞肺癌中ALK、BRAF、HER2、KRAS、MEK1、MET、NRAS、PIK3CA、RET、ROS1等多个基因突变的研究也逐渐取得更大突破。相比化疗时代,靶向和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使晚期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3~27个月,5年生存率达14.6%以上。2020年,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的进展和获批均呈现井喷状态,特别是靶向和免疫治疗领域产生了范式转变,每一项成功的数据都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本文拟对2020年新上市和获批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靶向新药进行介绍和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检测龟甲胶中新阿胶特征肽成分。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MS)对龟甲胶样品进行测定,选定新阿胶特征肽离子m/z 925.4作为检测离子。结果:龟甲胶特征成分含量偏低的样品(但不含有牛皮元和驴皮元特征肽成分)中检测出新阿胶特征肽离子m/z 925.4信号,其MS/MS裂解规律与文献报道一致,而龟甲胶标准品中未检测出该特征肽信号。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检测出龟甲胶中是否掺杂新阿胶成分,可用于龟甲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活性跟踪法研究地骨皮中抑制NF-κB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药地骨皮常用于治疗许多与炎症相关的疾病。该研究目的是确定地骨皮中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炎症关键调控子)的活性成分。对不同溶剂的地骨皮提取物进行体外抑制NF-κB的活性试验,结果发现乙酸乙酯提取物与甲醇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通过活性跟踪分离纯化,获得4种酚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反-对羟基肉桂酰酪胺(1)、反-阿魏酰酪胺(2)、反-咖啡酰酪胺(3)与二氢咖啡酰酪胺(4)。它们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NF-κB活性的抑制率差异非常显著,抑制率大小为3 >4 >2≈1。推测反-咖啡酰酪胺为关键活性成分,其IC50为18.41 μmol·L-1。通过构效关系分析说明,反-咖啡酰酪胺C-3位的羟基可能是与NF-κB结合的高亲合位点,而且C-7,8位双键介导了苯环、羰基的π电子共轭作用,从而形成独特的平面空间构型,有助于抗炎分子与靶标蛋白的空间契合。由此推断,含有α,β-不饱和酮及苯环的迈克尔受体结构与邻二酚羟基共同决定了化合物3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5.
正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目前,中药学专业主要开设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因中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玉溪市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玉溪市1995—2017年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采用CoDe编码系统归类,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HIV/AIDS病人死亡404例,死亡时年龄中位数M=36(IQR:32~40)岁。死因以吸毒过量(32.43%,131例)居首,其次是机会性感染(31.68%,128例)。总体平均生存时间(4.96±4.30)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2.59±3.65)年、自杀(3.27±2.43)年的平均生存时间最短。年龄15~29岁、未婚、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没有抗病毒治疗(ART)、死亡时病程为AIDS死于吸毒过量率较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40~49岁[比值比(OR):0.299,95%可信区间(CI):0.108~0.828]不容易死于吸毒过量;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500个/μL(OR:2.594,95%CI:1.224~5.496)、病程为AIDS(OR:7.130,95%CI:3.575~14.221)更容易死于吸毒过量。结论 HIV/AIDS病人静脉注射吸毒死亡者中死于吸毒过量与年龄、最近一次CD4细胞值以及死亡时的病程有关,针对具有较高吸毒过量死亡风险的人员,给予特别关注和心理支持,加强其吸毒过量方面的教育,减少HIV/AIDS病人注射吸毒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优化酶法辅助提取绞股蓝中总黄酮工艺。方法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绞股蓝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用95%乙醇提取总黄酮,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 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120 U/mL,酶解温度49 ℃,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pH值3.9,总黄酮得率可达0.357%。结论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绞股蓝中总黄酮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8.
卵黄油又称蛋黄油、鸡子黄油(《日华子本草》)[1],为我国传统中药,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除了具有消肿解毒,敛疮生肌[2]之传统的功效外,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卵黄油在医药业、食品业、化妆业、饲料业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卵黄油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优选当归和枳壳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药材粉碎度、蒸馏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其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TLC及IR检验.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20目),8倍量水,浸泡0.5h,提取5 h;最佳包合方法是研磨法,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mL∶g),加4倍量的水,研磨3h.结论 本法确定的最佳提取与包合工艺,可有效地提取与保留当归和枳壳的活性成分挥发油,为其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五倍子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筛选出最佳的脱蛋白方法。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选用Sevag法、酶解法以及两者联合法对五倍子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结果 Sevag法、酶法以及两法联合的蛋白脱除率分别为80.8%,74.1%和82.1%,多糖损失率分别为36.1%,17.4%和21.2%。结论酶法与Sevag法联合除蛋白是去除五倍子粗多糖蛋白质的较理想方法,并优化得到了此法的最佳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