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省自1989年首次发现成批HIV感染者以来,全省HIV感染流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8 951例,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均存在.为了解云南省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于2005-2006年开展了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AIDS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ling and testing,VCT)中应用快速检测,并与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WB)结果比较,探讨进一步缩短确证时间及提高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的措施。方法用2种快速试剂进行筛查,对一阴一阳或双阳性样本进行WB确证检测,并比较和评价检测结果,同时采集患者血样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1435份样本中,1种或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98份,经WB检测确证377份阳性,符合率94.7%;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有379份,WB检测确证376份阳性,符合率99.2%;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有1037份,经PCR检测未发现HIV RNA阳性样本。结论在VCT及各种应急检测时,可用快速试剂进行筛查,然后WB确证,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同时为保证检测质量,以防漏检,推荐使用2种质量优良的快速试剂同时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后应急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2010年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0年共发生职业暴露1138人,包括医护人员和公安司法人员;暴露类型主要包括针刺伤647例(56.9%)、血液接触皮肤粘膜305例(26.8%)和抓伤96例(8.4%)。974(85.6%)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采用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危险度较低,但是应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暴露后及时使用预防用药,可有效阻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省梅毒与淋病疫情报告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改进疫情监测和制定我省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兼顾重点地区,全省选取了14个州(市)34个县(区)61家医疗机构调查(2010~2014)年淋病和梅毒的报告情况和筛查检测情况;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和全国性病防治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调查地区报告的梅毒总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一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χ~2=494.44,P0.01),二期梅毒报告病例数呈缓慢上升趋势(χ~2=18.053,P0.01),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和检测数逐年提高,淋球菌涂片检查、淋球菌培养及核酸检测量逐年增多。结论我省医疗机构皮肤性病科报告病例反映梅毒发病趋势为一期梅毒下降,二期梅毒小幅平稳增长,而梅毒总报告数增长,是由于医疗机构梅毒扩大筛查所致;淋病实验室检测逐年增多,是导致淋病报告病例数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改良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方法,减少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368例在门诊进行苄星青霉素肌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良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注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方法,对2组患者发生针头堵塞、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2.5%,改良组治疗患者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达10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患者感到无疼痛感有29例,其百分比为15.8%.明显高于对照组3.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良之后,不但有效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不适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淋病患者的性行为类别、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 为性病防治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 对云南省7个淋病疫情较重的州(市)14个性病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淋病患者, 采用一对一调查的方式, 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与性行为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79例淋病患者, 平均年龄(29.01±8.93)岁, ≤40岁占95.53%(171/179), 男性患者占88.27%(158/179), 未婚占55.31%(99/179), 服务行业者和个体从业者分别占34.64%(62/179)和23.46%(42/179)。被调查对象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98.32%(176/179), 男男性行为比例为1.68%(3/179), 两个以上性伴比例为27.93%(50/179)。患病前与临时性伴、配偶/固定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3.07%(95/179)、37.99%(68/179)和8.94%(16/179), 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分别为17.89%(17/95)、19.12%(13/68)和18.75%(3/16)。淋病患者结交临时性伴的方式以朋友介绍或聚会为主, 占66.32%(63/95)。男性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较女性差(OR=0.234, 95% CI:0.084~0.656, P=0.006)。   结论   云南省淋病患者主要以未婚青壮年男性为主, 主要危险行为是异性临时性伴及配偶/固定性伴间的无保护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意识总体较低。应进一步加强青壮年人的安全性行为宣传教育, 特别关注临时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的安全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是我国艾滋病的重灾区,截至2008年底,云南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65003例,专家估计云南省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8万。据2005年专家估计,我国约有73%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如此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已被HIV感染,得不到治疗和关怀,且在继续传播给他人。这些人发病后首先就要到医疗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同性恋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同性恋者检测HIV抗体,经初筛试剂检测为阳性的同性恋者,进一步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确认。结果2005年云南省78名同性恋检测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8例,感染率为10.3%。结论随着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的加强,应对目标人群提供综合的干预服务,探索有效和可行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新医学摸式的转变,护理从最初的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围绕“人,健康,环境,护理”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消除或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针对艾滋病病人与其他病人比较涉及个人隐私,因此要给予个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正确认识疾病,重视促进健康并维护健康。坚定病人对身体健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实施健康教育语言要通俗易懂,易于执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共同部分: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危害的教育;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自我调护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艾滋病,能积极实施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促进了健康的恢复并维护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8~2010年云南省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情况,为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室的V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各年度男性求询者均多于女性,而女性HI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② 各年度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求询者HIV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