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检测方法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慢性荨麻疹 (chronicurticaria ,C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表现迁延顽固 ,对常规抗组胺药物反应性差 ,治疗效果不好。较多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及病因。近年研究显示 ,部分此类患者血清存在组胺释放活性。进一步研究证实 ,这种组胺释放活  相似文献   
102.
上皮细胞中含有一种细胞连接结构——桥粒。我们从牛鼻表皮组织中初步将桥粒成分提取出来,在电镜下观察,桥粒结构保存较好。提取的桥粒成分作SDS-PAGE,结果与有关文献比较,我们认为DPⅠ可能有3种成分,DPⅠ_a、Ⅰ_b、Ⅰ_c,分子量分别为235、226和215kd;DPⅡ可能有DPⅡ_a、Ⅱ_b、Ⅱ_c3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206、198和186kd;DPⅢ有2种成分,DPⅢ_a、Ⅲ_b,分子量为81和86kd。其它蛋白成分与文献报道相似。DPⅣ分子量为82kd,DGⅠ分子量为150kd,DGⅡ_a、Ⅱ_b分子量为135和118kd。另有一小分子量蛋白,分子量为22kd,可能是DGⅢ。  相似文献   
103.
恶性黑素瘤(MM)病理诊断中存在两大困难:(1)良恶性黑素细胞肿瘤的鉴别;(2)无色素性MM与其它非黑素细胞肿瘤的鉴别。先天性小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但对其易恶变与否、应如何处理等,目前尚在争论中。本研究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DNA定量、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NORs)计数、透射电镜观察、N-ras基因产物p21蛋白检测、抗人增殖细胞抗体Ki-67标记染色等与肿瘤增生活性相关的技术方法,并通过MM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有关MM诊断、鉴别诊断的免疫组化染色,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发现:(1)MM DNA含量与各型色素痣差异非常显著(P<0.01),色素痣中的先天性巨痣DNA含量最高,先天性小痣次之,后天性小痣最低,三型痣之间DNA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2)应用本研究中采用的AgNORs计数法,能将82例良恶住黑素细胞肿瘤明确区别开;(3)近90%MM Ki-67标记染色阳性,38例色素痣全部阴  相似文献   
104.
张锦章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治疗学》第2版于2001年10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592页,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笔流畅。读后十分欣慰,感到真如该书“后记”中所说:“本书并非鸿篇巨著,但确有难能可贵之处”。她是我国第一本《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治疗学》。现将该书特色及读后的主要收获汇报如下。前言、后语(包括附录)绚丽精彩,使人耳目一新:前言中的8个特点,如医德好,医术精……等把传统道德和现代时尚、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附录中的“性科学与性健康”简明扼要,恰如其分,对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很有必要。总…  相似文献   
105.
106.
聂祝湘  刘荣卿 《重庆医学》1995,24(4):201-201
天疱疮是一类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其实质是表皮棘层细胞相互粘着性的丧失。本研究从纯化的天疱疮抗体开始,通过研究纯化的天疱疮抗体对培养中的表皮皮片及培养的角朊细胞的影响,探讨了天疱疮抗体引起棘层松解的机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观察了u-PA和纤溶酶的抑制剂——止血芳酸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7.
108.
生殖器疣癌变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技术对BSL、DBA、LCA、PNA及UEA1在生殖器疣癌变过程中定位发现:PNA及UEA1受体在正常表皮阴性、PINⅢ/CINⅢ中等强度阳性及生殖器癌强阳性。另外,随着细胞异型性增加,BSL受体表达增强,DBA反而减少,LCA变化不显著。提示PNA及UEA1可制成探针用以区分生殖器疣与癌,其典型的染色特征可能提示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1981至200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共纳入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 905例,其中鳞状细胞癌560例(29.4%)、基底细胞癌534例(28.0%)、皮肤恶性黑素瘤305例(16.0%).(2)1 905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中,80年代591例,90年代1 314例,占同期由于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34%及0.58%;此20年间因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的患者总数年均增长1.6%,而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活检数年均增长3.5%,其中皮肤恶性黑素瘤年增长3.9%.(3)30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肢端恶性黑素瘤占63.3%.与非肢端恶性黑素瘤相比,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年龄大、外伤比例高、男性多见.(4)30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64例(21%)原发部位有明确外伤史,47例(15.4%)源于先天性小痣.结论: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以及发生部位、年龄等与白色人种有很大差异.20年来,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特别是皮肤恶性黑素瘤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外伤、先天性小痣是中国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10.
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又称汗孔棘皮瘤(或单纯性汗腺棘皮瘤),1956年由Smith等报告。手边材料国内尚未见报导。本人从1965年起见到六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