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8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以红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水肥处理和不同季节对红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42.
以红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水肥处理和不同季节对红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43.
杨梅组织培养防污染与防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杨梅(Myrica rubraSieb et Zucc.)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方法]以东魁杨梅品种茎段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研究不同消毒灭菌方法、不同茎段部位和不同防褐化措施对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以75%乙醇1min+0.1%HgCl27min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0.00%,茎段诱导成功率为40.00%;在3个茎段部位中,以半木质化茎段诱导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3.33%,诱导成功率为36.67%;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5g/L对外植体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60.93%下降到21.88%。[结论]该研究可为杨梅优良品种的扩繁推广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相关因子。[方法]研究不同灭菌处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0.1%HgCl28min+10%NaClO8min的灭菌处理效果最佳,菌污染率仅为1.95%,出愈率达71.73%;在MS、B5Miller3种基本培养基的比较试验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浓度为2,4-D1mg/L、6-BA2mg/L、KT2mg/L。[结论]灭菌处理、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可以影响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生姜茎尖的消毒灭菌和芽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70%乙醇、0.1%HgC l2两个因子处理柳姜1号和鲁大姜茎尖消毒灭菌的情况,筛选出两个品种茎尖最佳消毒灭菌方式分别为:柳姜1号先将茎尖用70%乙醇浸泡1 m in,再用0.1%HgC l2浸泡12~13 m in;鲁大姜则先用70%乙醇浸泡1 m in,再用0.1%HgC l2浸泡11~12 m in,经过以上处理的生姜茎尖接种于含20~40m g/L抗生素的培养基中消毒灭菌效果则更佳。在芽诱导培养比较试验中,在不同激素6-BA和NAA配比组合试验中,采用Ducan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初代接种培养出芽率达到100%的M S培养基合理配方分别为:柳姜1号M S+6-BA 2.0 m g/L+NAA 0.1 m g/L;鲁大姜M S+6-BA 1.0 m g/L+NAA 0.3 m g/L。  相似文献   
46.
以红芽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水肥处理和季节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1∶1)作为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达85.30%;喷施0.07%的KH2PO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2~4月。  相似文献   
47.
提高西番莲扦插效果的几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果西番莲不同部位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茎段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单一激素IBA或NAA进行处理时,以IBA10mg/L处理的扦插效果最好,扦插成活率为51.11%,平均生根数3.17条,平均根长2.33cm;两种激素组合使用以ABT100mg/L+IBA 10mg/L最好,成活率高达81.11%,平均生根数4.9条,平均根长3.71cm;不同基质处理,以泥炭+细沙(2:1)的组合处理最好,成活率达83.33%,平均生根数4.50条,平均根长2.72cm;不同茎段部位插穗的扦插效果,中部〉上部〉下部,中部扦插成活率达90%,平均生根数5.05条,平均根长3.11cm。  相似文献   
48.
不同生长素处理对蔓性千斤拔试管苗生根及移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蔓性千斤拔无菌试管苗作为试材,探讨NAA、IBA和IAA及不同浓度处理对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NAA不适合用于蔓性千斤拔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当IBA在较低浓度范围0.5~1.0 mg/L时,对生根及移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IAA在0.5~1.5 mg/L浓度范围内对蔓性千斤拔试管苗生根及移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不如0.5~1.0 mg/L IBA处理.  相似文献   
49.
以青皮果、野生种、冬瓜果和红毛子等4个罗汉果品种的无菌苗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接种在不同6-BA和IBA浓度配比的增殖培养基上.试验结果表明:当IBA0.5mg/L分别与6-BA0.5 mg/L、1.0mg/L和1.5mg/L组配时,4个品种均以6-BA为1.0mg/L的芽增殖倍数最高,分别为:3.61倍、4.61倍、3.86倍和4.22倍.当6-BA1.0mg/L分别与IBA0.3mg/L、0.5mg/L和0.7mg/L组配时,4个品种均以IBA为0.5mg/L的芽增殖倍数最高,分别为:3.80倍、4.62倍、4.02倍和4.3倍.6-BA1.0mg/L IBA0.5mg/L为4种罗汉果品种组培苗芽增殖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50.
以优质籼稻桂华占和油占8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0.1%的3种抗氧化剂对离体稻胚作不同时间预处理,研究抗氧化剂对2个籼稻品种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防褐效应。结果表明,柠檬酸的适宜处理时间为18h和24h,抗坏血酸(V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适宜处理时间均为3h;柠檬酸的防褐效果最好,但会降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抗坏血酸的防褐效果次之,且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并促进愈伤组织生长;PVP仅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有一定的防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