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9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灰葡萄孢对速克灵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江苏各地采集番茄等15种蔬菜灰霉病标本,经分离获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127株。以速克灵有效成分5μg·mL~(-1)为标准,检测灰葡萄孢对速克灵的抗性。结果表明:病菌抗速克灵菌株频率平均为11.0%。抗性菌株中,85.7%属低抗水平,EC_(50)值在2.21~6.67μg·mL~(-1)之间。但菌株D_(1-3)抗药性水平极高,EC_(50)和EC_(95)分别达263.78和6000μg·mL~(-1)以上,EC_(95)值约是敏感菌株的1400倍。抗性菌株转管培养15和30代后,抗性水平仍较稳定。抗性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与菌核形成以及对番茄致病力等方面无明显规律性,但高抗菌株D_(1-3)具有很强的生长、繁殖能力和致病力。  相似文献   
62.
拮抗细菌对部分水果产后病原真菌的抑制及防腐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拮抗细菌即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3、Y2对苹果轮纹病菌、柑桔炭疽病菌和柑桔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拮抗细菌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芽管伸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W10菌株抑菌作用最强。显微镜观察显示,拮抗细菌可引起病菌菌丝异常,即菌丝扭曲,菌丝细胞畸形,菌丝颜色变淡,菌丝断裂离解等。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菌株W10能明显推迟水果发病。降低果腐率.抑制病斑扩展。  相似文献   
63.
立枯丝核菌毒素的产生及与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培养滤液经活性炭吸附、甲醇洗脱、旋转蒸发浓缩获得粗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能诱发水稻叶片产生似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明显抑制水稻胚根生长,致使水稻幼苗萎蔫;粗毒素浓度越高,作用越强,当稀释至200倍时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不同菌株产毒能力差异明显,且与致病力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显示毒素在病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菌最佳产毒条件为:菌丝在改良Richard培养液(pH7)中,25~30℃下黑暗培养15-20d,每隔6或12h人工振荡1次。水稻不同抗(特青和J-85)、感(LMNT)品种的胚根和幼苗对粗毒素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预示毒素可用于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64.
 以盆栽杂交稻汕优63为供试品种开展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并利用人工接种技术对85个品种(组合)进行了抗性鉴定。研究表明,水稻叶尖枯病菌的侵入途径主要是伤口。人工接种,以病菌分生孢子液(低倍镜视野15~30个孢子)或菌丝液,在水稻孕穗至扬花期进行剪叶蘸菌液接种为好。接种后一定时间内的病斑扩展长度可作为大田鉴定水稻品种抗性的评价标准。根据大田接种结果,不同稻型和品种对叶尖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一般杂交籼稻感病,常规中籼稻次之,而粳、糯稻抗病。这一结果与水稻叶尖枯病的大田发生情况相似。抗性鉴定中发现,一般秆高、叶长且披垂的水稻品种(组合)较感病;抗病品种特别是粳糯稻品种在病健交界处表现明显的褐色过敏性反应。  相似文献   
65.
66.
棉花苗期病害是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全国棉花苗期病害有十余种,而以炭疽病、立枯病和红腐病等三种最为普遍,为害亦最严重。长江流域,炭疽病发生最为普遍,立枯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红腐病则仅在个别地区发生。1983~1984年,我们根据全国农垦系统棉花苗期病害研究协作组的计划,对江苏省各主要棉区的棉花苗期根病  相似文献   
67.
拮抗细菌FD6分离自福建闽侯青口青菜根围土壤,采用凹玻片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FD6的抑菌能力,经16S rDNA序列比对和相关生理生化性状分析,对生防细菌FD6进行了鉴定,并通过PCR扩增、薄层层析、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等探讨FD6产生抗生素的种类及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FD6的细菌悬浮液可显著抑制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9%,FD6培养滤液的抑制率仅为31%;细菌悬浮液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59.7%。FD6的16S rDNA序列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似性达99%,系统进化树显示与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遗传距离最近,结合生理生化表型特征将FD6菌株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菌株FD6可产生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嗜铁素、氢氰酸和蛋白酶等抗菌物质,不产生吩嗪-1-羧酸,其中,硝吡咯菌素可直接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8.
拮抗细菌对部分水果产后病原真菌的抑制及防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桔抗细菌即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W3、Y2对苹果轮纹病菌、柑桔炭疽病菌和柑桔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拮抗细菌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和芽管伸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W10菌株抑菌作用最强。显微镜观察显示,车抗细菌可引起病菌菌丝异常,即菌丝扭曲,菌丝细胞畸形,菌丝颜色变淡,菌丝断裂离解等。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菌株W10能明显推迟水果发病,降低果腐率,抑制病斑扩展。  相似文献   
69.
棉铃黑果病是棉花铃期的重要病害,常使棉铃形成僵果,不能正常吐絮,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棉铃黑果病菌(Diplodia gossypina)在PDA上常规培养下不能产孢,且菌丝接种成功率又较低。因此探索病菌的产孢方法,对病害的侵染规律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应用5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叶尖枯病,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禾枯灵杀菌效果最好,速保利和粉锈宁效果很差,盐水没有作用。40%多菌灵250倍液浸种24~48h时,或40%禾枯灵250倍液浸种24h,杀菌效果达100%,对稻种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无任何影响,但延长禾枯灵浸种时间或加大浓度,对稻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