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集戴云山脉自然群体的41份野生杨梅样品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相关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3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75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40条,占扩增总片段的80%,表明戴云山野生杨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TRUCTURE聚类分析(基于模型)将41份野生杨梅划分为6个类群,结合Q值(Inferred ancestry of individuals)分析表明,戴云山脉野生杨梅存在丰富的遗传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22.
龙眼Hsf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3.
对福建东南部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289份样品进行ISSR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7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性百分率(P)69.54%。②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7.24%~45.4%,且差异显著,但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不高。③总的遗传变异中,58.24%基因变异来源于各野生蕉居群之间,41.76%基因变异来源于各个野生蕉居群内部交流。7个野生蕉居群间基因流较低,不能维持较高的基因变异多样性。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4.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率先在全国园艺学科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园艺植物基因组学》课程,已在园艺植物基因组学教学上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并取得了许多教学改革工作成绩。从授课教材的选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加强对《园艺植物基因组学》课程的建设,使研究生能够及时地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于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LED具有低能耗、体积小、单色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普通人工光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在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LED的特点及其在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简要分析了LED在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龙眼miR397家族成员的分子特性及其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表达模式。【方法】以‘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对龙眼miR397前体序列二级结构分析、进化树构建、靶基因预测与裂解位点验证、以及龙眼miR397a在龙眼体胚发育早期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下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龙眼miR397前体序列5端臂上可生成两个序列高度重合的成熟体序列dlo-miR397a和dlo-miR397,二者仅有5端两个碱基TC之间的差异,前体能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进化树分析发现龙眼miR397前体与桃、可可、脐橙等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龙眼miR397与拟南芥、甜橙、葡萄等亲缘关系较近,处于较为保守的同一分支,miR397家族成员较前体序列在进化上更为保守。靶基因预测表明龙眼miR397家族主要靶向调控漆酶基因家族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dlo_039206.1)。裂解位点验证发现靶基因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的裂解位点,但位于预测区间外。miR397a在体胚发生过程中对于靶基因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的调控模式在0~3 d较为一致,均为下调表达,6~12 d为显著上调表达,且二者呈典型的负调控关系。龙眼miR397a在不同浓度2,4-D与GA3激素处理下均出现下调表达趋势,而靶基因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则在激素处理下的表达趋势并不明显,可能由于靶向裂解位点在预测区外所致。【结论】龙眼miR397a可能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6~12 d,通过靶向调控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影响龙眼体胚发生早期形态建成。龙眼miR397家族在进化上较为保守,其靶基因主要靶向调控龙眼漆酶家族和姐妹染色单体粘连蛋白。龙眼miR397a在不同浓度2,4-D与GA3激素处理下均出现下调表达趋势,表明其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可能通过激素信号传导参与龙眼体胚发生早期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离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乙烯合成关键酶ACO(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基因,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细胞胚胎(以下简称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O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克隆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O基因1315bp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534854),该cDNA的开放阅读框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含315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ACO具有86%-47%同源性,包含了5'非编码区为86bp,3'非编码区为281bp,3'poly(A)尾长13bp;该基因的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U123929)长为1660bp,包含3个内含子,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各阶段均有表达,整个变化趋势呈字母"M"状。【结论】确定所获得的序列是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O基因的cDNA序列和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在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和心形胚的表达量为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28.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慕课建设处于初步阶段,该文基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特点和慕课特点,在加强园艺专业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和园艺专业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将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进一步慕课教育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
以文心兰‘柠檬绿’(Oncidium hybridum ‘Honey Angel’)为材料进行类原球茎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结构观察,对其离体形态建成进行分析,并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 PLB)分化过程中的顶部和基部组织以及组培苗的根、茎、叶中的凯氏带蛋白基因CASP和电子传递蛋白基因Fd(ferredoxin)、FNR(ferredoxin-NADP+oxidoreductase)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类原球茎在分化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两极性。随着类原球茎的发育,自顶端向基部形成维管形成层,继而形成维管束;之后有叶原基产生并形成单子叶式茎尖结构和出现类原球茎胚轴的伸长,无胚根形成。类原球茎形成幼苗后植株基部有侧根的产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根中高表达和在茎中高表达的CASPFNRFd基因在类原球茎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存在极性的差异表达,参与了无胚根体细胞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文心兰体细胞胚在发育过程中从弱分化器官向茎叶器官转变,形成兰花特有的非同步体细胞胚胎发育现象——类原球茎。  相似文献   
30.
根据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转录组数据库信息,进行龙眼胚性愈伤组织tRNA怀丁苷合成蛋白基因(Dltyw1)cDNA全长克隆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Dltyw1基因全长2273 bp,包含1920 bp ORF,编码640个氨基酸,将此基因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JF733783;Dltyw1含有flavodoxin 1、Radical SAM及Wyosine form功能域,进化树分析显示,Dltyw1与其他物种twy1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Dltyw1基因在龙眼体细胞心形胚时期呈现表达高峰,并在子叶形胚阶段迅速下降至最低点,由于心形胚是体细胞胚胎发生由球形胚向各组织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表明twy1基因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组织器官发育及形态建成阶段的转录后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