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龙井茶品质化学成分在炒制中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井43为试验材料,探讨龙井茶炒制过程中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青锅与辉锅工序对其品质的影响。龙井茶炒制中,随着在制品含水率的下降,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的变化趋势相似;鲜叶摊放后增加,青锅时减少,辉锅又略有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量青2段仍在降低,直至辉1段才稍有增加,游离氨基酸则由青2段开始增加。龙井茶的优异品质正是在内含物成分含量的起伏变化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3.
龙井茶香气成分的产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井茶是我国典型的地理标志茶类产品,其产地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及越州产区3个产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及越州产区3个不同产区的一批次代表性龙井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特点及其相对含量水平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龙井茶的香气成分在化学组成上存在一些差异,分别从钱塘产区、越州产区、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样品中鉴定出了47种、45种和40种共同香气成分;此外,基于龙井茶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了1个PLS-DA模型(拟合参数为R2Y=0.885,Q2=0.777),可区分3个不同产地的龙井茶样品;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查明了龙井茶中的12种关键香气成分在3个不同产区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4.
普洱茶E8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海鹏  林智  钟秋生  王力 《茶叶科学》2010,30(6):423-428
采用HPLC制备色谱等分析了普洱茶乙酸乙酯提取物E8组分的化学成分,并通过LC/MS和NMR等对制备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E8组分中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3',4',5-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3',4',5,7-四羟基黄酮(木犀草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3',4',7-三羟基-5-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甙和3',4',7-三羟基-5-甲氧基黄酮。  相似文献   
45.
国内外茶叶新产品研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智 《中国茶叶》2011,33(4):12-15
随着世界茶叶产量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茶叶产供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上很多产茶国和消费国因此都致力于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茶叶新产品的开发已成为拉动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并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茶叶新产品主要有两大类:(1)新型茶产品;(2)茶叶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46.
香气是桂花茶感官品质评价的核心因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决定着桂花茶的香气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2020年和2019年桂花茶的挥发性物质,研究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桂花茶可检出42种挥发性成分,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醇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不同年份桂花茶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样挥发性成分总量比2020年样高;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十六烷酸、亚麻酸、(Z)-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脱氢二氢-3-环氧-紫罗兰醇和十六烷酸甲酯等含量较高;2019年样的十六烷酸含量最高,酚酞二丁酯、植醇、磷酸三乙酯等化合物未检出。  相似文献   
47.
采用HPLC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的GCG含量、GCG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高温蒸汽处理对绿茶中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份茶树种质中发现GCG的含量大于1.5%的茶树种质有5个;绿茶加工过程中GCG含量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温度是影响茶叶GCG含量的关键因素;茶鲜叶经过高温蒸汽处理,能有效提高绿茶中的GCG含量。  相似文献   
48.
普洱茶中主要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CP-OES法测定了普洱茶和晒青毛茶中1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等级普洱茶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普洱茶中1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68(B)、3306.64(Ca)、272.18(Fe)、806.05(Al)、14522.80(K)、2054.96(Mg)、682.09(Mn)、0.25(Mo)、487.71(Na)、3628.98(P)、2350.90(S)、173.78(Si)、61.77(Zn)、2.48(Ni)、0.15 mg/kg(Co),Hg 在全部样品中均未检出;10种矿质元素(Mn、Na、Zn、Ca、Fe、Al、K、Mg、Ni和Co)在普洱茶中的含量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晒青毛茶(P<0.05);8种矿质元素(Ca、Fe、Al、K、Mg、S、Ni 和 Co)的含量水平在4个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Ni、Hg外,不同级别普洱茶矿质元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9.
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普洱茶及其提取物的柱层析组分、以及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样等为试验对象,研究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变化规律以及没食子酸与普洱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洱茶中没食子酸的平均含量为9.01βmg/g,但不同样品间含量差异比较大;晒青毛茶渥堆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遵循着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没食子酸富集的柱层析组分表现出了比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50.
杨停  朱荫  吕海鹏  马成英  张悦  施江  刘爽  林智 《茶叶科学》2015,35(2):137-144
芳樟醇是茶叶中含量很高的香气成分之一,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而这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香气品质。本研究利用手性色谱柱,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对绿茶和红茶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中都同时存在3S-(+)-芳樟醇和3R-(-)-芳樟醇两种光学异构体。供试绿茶茶样中3S-(+)-芳樟醇与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值(S/R)介于2.07~14.05,平均比值为5.21。表明供试绿茶样品中芳樟醇以3S-(+)-芳樟醇为主要存在形式。此外,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3种不同类型绿茶中芳樟醇的两种旋光异构体的组成比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蒸青绿茶中的S/R比值最低(2.72),烘青绿茶的S/R比值最高(8.05),炒青绿茶的S/R比值(4.78)介于两者之间。供试红茶茶样中3S-(+)-芳樟醇与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值(S/R)介于0.65~0.82,平均比值为0.74。表明红茶样品中芳樟醇以3R-(-)-芳樟醇为主要存在形式。绿茶和红茶加工过程中3S-(+)-芳樟醇和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例变化研究表明,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后S/R比值达到最高,为5.78;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2βh后S/R比值达到最高,为1.59。不同茶树品种鲜叶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S/R比值有很大差异,检测发现有的茶树品种鲜叶中的芳樟醇以3R-(-)-芳樟醇为主,如高芽齐和英红9号等,其余5个茶树品种鲜叶中的芳樟醇则以3S-(+)-芳樟醇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