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1.
202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2个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开展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耐密晚熟型玉米品种各生育时期不同追肥比例分期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大口期:抽雄前:吐丝期:灌浆期(2:5:1:1:1)进行追肥玉米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蓖麻杂交种通蓖7号的亲本材料、组合配制及选育经过,总结其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蓖麻为材料建立蓖麻RAPD反应优化体系,用于蓖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用CTAB提取蓖麻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蓖麻RAPD-PCR扩增的反应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25μ1)中含10xbuffer 2.5μ1,模板DNA 4ng/μ1,dNTP 0.4mmol/L,引物0.321μmol/L及Taq酶0.1U/μ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20s;40个循环;72℃延伸5min.通过正交体系优化,获得了较优的蓖麻凡RAPD-PCR反应体系,为蓖麻RAPD分子标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迪卡159)、大豆(赤豆3号、吉育441)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大豆品种和大豆种植密度(16.5万株/hm2、19.5万株/hm2、22.5万株/hm2)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种植密度试验中,玉米-吉育411组合种植密度7.5万~19.5万株/hm2的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5.
RAPD标记蓖麻单雌性状的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西单雌、山东单雌、东北单雌、法国单雌和转1号标雌等5个蓖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DNA提取法,从蓖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对RAPD-PCR反应体系中dNTP、引物、模板DNA及TaqDNA聚合酶用量的梯度处理,运用多因素试验的方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5止时,各反应物适宜用量分别为:dNTP0.4mmol/L,随机引物0.2μmol/L,模板DNA120ng,TaqDNA聚合酶2.5U。在此反应体系下,扩增效果清晰、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育种角度,探讨了蓖麻品种(系)的边际效应指数,分析了蓖麻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边际效应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边际效应指数可以作为选择蓖麻品种耐密植或稀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蓖麻新品种通蓖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蓖5号系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蓖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性。2000~200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蓖麻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324.4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28.25%,在生产示范中最高单产达3484.50kg/hm2。  相似文献   
18.
蓖麻经济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在工业、农业、医药、国防等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可用作润滑油、刹车油、植物杀虫剂、抗癌药物、消肿药膏等,是目前唯一可代替石油的可再生性的“绿色石油”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蓖6号是以哲LmAB4为母本,青塔为父本选配的两系中早熟蓖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97~1999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2003.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51.1%:2000~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达2706.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50.01%、比哲蓖4号增产36.8%;2001-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达2673.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33.4%、比哲蓖4号增产31.2%。区域试验中最高单产达3639.5kg/hm^2,生产试验中最高单产达4653.0kg/hm^2.大面积试种,最高单产达3453.0kg/hm^2。200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蓖6号。  相似文献   
20.
蓖麻矮秆性状基因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蓖麻矮秆与高秆不同遗传交配组合配制、种植,调查其后代株高性状分离的试验,研究了蓖麻高、矮秆性状主控基因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其F1代群体中,株高性状没有发生分离,全表现为高秆性状;在其F2代群体中,表现为高秆和矮秆两种性状分离,而且植株高、矮秆性状的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例;在回交一代群体中株高也全部发生高、矮性状的分离,且符合1∶1的分离比例。由此推断蓖麻植株高、矮这对性状是受1对等位基因所控制,高秆是受显性基因T所控制,而矮秆则是受隐性基因t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