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业科学   3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水分利用率,选用多年生作物苜蓿及小麦、鹰嘴豆、马铃薯 等一年生作物作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带状系统研究了各种种植方式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土壤水分、WUE及 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保持水分的能力依次为: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T);(2) 保护性耕作具有良好的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依次为:NTS>NT>T;(3)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方式与传统耕作相比, 均能提高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蚀量。从不同处理保持水土效应来看,从优 至劣的顺序为NTSPL>TPL>NTSCL>TCL>NTSWL>TWL。由此可见,免耕秸秆覆盖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粮草豆隔带种植,结合保护性耕作措施不但具有蓄水保土,减免侵蚀的生态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宜结合生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2.
水貂防疫中常出现犬瘟热和病毒性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防疫注射反应,影响着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着皮毛的质量,如何搞好防疫注射减少反应,笔者综合了多方面的调查,浅谈饲养管理的几项措施如下: 1 注射前严格消毒饲养环境 对饲养场消毒是经常做的必要项目,怎样做好是比较难的题目,环境的好坏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养貂场房舍的周围安静噪音情况.二是人为的清扫和消毒,不仅要坚持定期消毒,必须避免外人频繁的流动和进入养殖区,除饲养员外任何人都不要进入饲养区,控制和避免猫和鼠及看门犬进入饲养场内乱窜,以防隐形带菌箱互传染,最好是在注射前一天采用百毒杀1∶1000的比例稀释,从内向外沉底喷洒一遍,静化空气,避免潜在的细菌病毒.  相似文献   
53.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陇中坡耕地及其退耕改种成苜蓿、侧柏、柠条、红柳、杏树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并对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各模式团粒结构分形维数介于2.014~2.153之间,且与>0.25mm粒径的团粒结构含量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退耕后,红柳、侧柏地>0.25mm的土壤团粒结构含量较其他模式显著增加,各类退耕地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坡耕地,但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54.
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选取江西红壤性双季稻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P)、较FP减施20%化肥氮且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T1)、在T1基础上加施Si、Zn、S三种微肥(T2)和在T2基础上采用20%缓释氮肥替代普通化肥氮(T3)对稻田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稻田土壤CO2的总排放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稻田土壤N2O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分别减少了31.72%、27.17%和43.65%,T3较T2处理显著减少22.83%(P<0.05);稻田土壤CH4的总排放量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分别高了13.06%、13.90%、21.97%,其中T3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FP处理相比,T1、T2、T3处理显著提高了SMBC和SMBN的含量(P<0.05),分别提高了18.91%、19.30%、20.07%和28.95%、31.66%、29.96%;T1、T2、T3处理对水稻产量均无显著性影响。稻田土壤CH4和N2O的排放与SMBC和SMB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体看,T3处理在降低N2O的总排放量的同时对提升土壤SMBC和SMBN含量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5.
探讨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为油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盆栽试验设置5 个化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分析油菜根系和地上部的干重及其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以丙二酸、乙酸和柠檬酸为主,其中丙二酸和乙酸受施肥影响最为显著,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二者分泌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显著减少了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为1∶3 时有机酸总量降低最明显,但生物量与单施化肥无明显差异。油菜根系分泌氨基酸以谷氨酸和γ- 氨基丁酸为主,不同配施比例对油菜根系分泌35 种氨基酸种类的影响不大,但对氨基酸分泌总量影响显著。随有机肥配比的增加,氨基酸总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根系干重与有机酸分泌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氨基酸分泌总量无关,后者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细菌数量显著相关。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所起的生态作用可能不同,前者可能是植物受到养分胁迫时的应激反应,后者可能是为了增强土壤活性。化肥有机肥1∶3 配比为油菜生长提供最均衡养分,为油菜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1-MCP对苹果果皮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MCP(1-甲基环丙烯)作为乙烯作用抑制剂,已经在果品保鲜中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是果实中重要的抗氧化剂成分,是反映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MCP使用后是否影响苹果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尚未见报道。试材‘红星’苹果于商业采摘期(2005-09-04)采自泰安市郊区果园。分别使用0·2和0·5μL·L-1的1-MCP处理果实,无1-MCP处理的为对照。每周取样1次,随机取15个果实,测定果皮中类黄酮(碱性硝酸铝法)、多酚(Folin-Ciocalteu法)的含量及对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ABTS· 〔2,2-…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丘陵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模式和后悬挂机具横向调平模式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在研究了现有耕深自动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具有车身调平功能的丘陵山地拖拉机的耕深自动测量方法。丘陵山地拖拉机车身调平模式分为单侧作用和双侧作用两种形式;后悬挂机具横向调平模式也分为单侧作用和双侧作用两种形式,进行搭配组合得到四种组合工作模式。针对这四种工作模式,通过对事先在水平作业面内标定好的耕深测量公式分别进行零点修正和等效角度选用,共得到8组最终的测量公式。不仅能够满足水平作业面内的测量要求,而且还能在坡地等高作业时,后悬挂机具的横向角度调整后,通过实时采集传感器的信号即可获得实际耕深,实现耕深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58.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密度水平(4.5×104、5.25×104、6.0×104、6.75×104株/hm2)对旱地春玉米形态指标、灌浆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株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提高,营养物质向子粒转运的效率降低。不同处理下产量受有效穗数的影响较大,随着密度增大,群体有效穗比例由77.00%降低至69.00%;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共同影响百粒重,密度较低时,子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所用天数提前,有助于子粒灌浆过程提前完成;随着密度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均表现为增大趋势,百粒重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本试验中种植密度为4.5×104株/hm2左右时,可以较好地协调玉米群体和个体生长关系之间的矛盾,实现子粒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1 电脑自动控制技术   国外电脑自动控制技术早已应用在渔用饲料的加工上.在一些大中型渔用饲料加工厂,几十种饲料配方由电脑自控来精确完成,颗粒饲料的自动称量和包装,也用电脑自动控制,精度很高.整个饲料加工过程,已由电脑单机单控制系统发展成为高级的自控系统,在中央控制室内能显示彩色图像,计算机程序控制和机器运行的通讯网络,可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完成全部的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60.
草酸对猕猴桃果锈清洗与贮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5,10和15 m in以清洗猕猴桃果锈,然后测定其在(0±0.5)℃冷藏条件下硬度、呼吸强度及乙烯、可溶性固形物(TSS)、有机酸、V c和淀粉等含量的变化,研究草酸对猕猴桃果锈的清除作用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15 m in,对猕猴桃果实的去锈效果最好,去锈率可达83.3%;与对照相比,各草酸处理猕猴桃果肉硬度下降稍缓,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受到抑制,有机酸和V c降解速度均受到抑制,但TSS和淀粉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