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22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21.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温度、湿度、紫外照射及化学农药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区为20 ̄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紫外照射对该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照射时间为60min时,24h的孢子萌发率为54.2%,当照射时间达180min后,24h的孢子萌发率仅为5.4%,同时部分孢子的萌发时间显著被延长。不同杀虫剂及同一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20%氰戊菊酯、22%蚜虱灵、5%的抑太保、25%灭幼脲四种供试农药的三种浓度对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均很小,因此这四种杀虫剂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混用的首选药剂;此外10%吡虫啉和绿荣的1/2常规浓度和1/4常规浓度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也较小,因此也可作为玫烟色拟青霉的复配药剂。  相似文献   
222.
以斑马鱼(Brachyclanio rerio)为实验材料,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5个浓度组中96 h,测得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8.51 mg/L,从而得出安全浓度0.85 mg/L。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 mg/L进行20 d的慢性染毒,期间每5 d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随DBP的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增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受到显著的抑制。  相似文献   
223.
类病变突变在植物抗病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水稻中发现了多个类病变突变体,同时,在水稻类病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类病变基因领域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植物类病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24.
记载了山西虫生真菌种类6属13种,并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作了详细描述。它们分别涉及镰孢霉属(Fusar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拟青霉属(Paecile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帚霉属(Scopu-lariopsis)和侧孢霉属(Sporotrichum)等6属,其中,山西省新记录种12种(标记为*),新寄主3种(标记为**)。所有虫生真菌标本均保存在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中。  相似文献   
225.
山西虫生真菌资源的研究(Ⅱ)——虫生青霉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大量罹病昆虫或死虫上分离到的44株青霉菌进行鉴定,共鉴定出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5种,它们分别是扩张青霉(P.expansum(LK.)Thom)、紫变青霉(P.purpurogenum Stoll)、匐枝青霉(P.stoloniferumThom)、常现青霉(P.frequentans Westling)和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cc.),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菌种均保藏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