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茶树品种(系)的绿茶滋味分析及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的滋味品质,该研究系统分析了25个茶树品种(系)绿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儿茶素、咖啡碱是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苦涩味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是所测样品中涩味的主要贡献物质,EGCG和咖啡碱为所测样品中苦味的主要贡献物质。氨基酸是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鲜味、甜味差异主要因素,谷氨酸是所测样品中鲜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018%,并以前5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滋味品质评价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91;利用模型中各主成分的得分,能够较好的区分所测样品的苦、涩、鲜、爽等滋味特征。因此,该研究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评价所测样品的滋味品质及其主要滋味特征的差异,为各茶树品种(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不同茶树品种(系)绿茶滋味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人类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日益加深。基因工程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功能基因组时代,它的任务就是解释大量生物体基因组测序结果,尤其是大量未经描述之基因的功能及其相应的蛋白质产物及功能。系统综合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将为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酵母双杂交是目前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所有方法中较为简便、灵敏和高效的一种方法。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的直接于细胞内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并且灵敏度很高的遗传学新方法,并被推广到了诸如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肿瘤基因表达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3.
抗菌肽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体基因组中编码的一些富含带阳离子氨基酸残基的短肽类抗生素,可以从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多数具有广谱抗菌的特点.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是动物饲料理想的防腐剂替代品.本文总结了抗菌肽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基因工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熟品种徐麦856、中晚熟品种百农207、中熟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设置精量早播(9月28日播种,基本苗180万苗/hm~2)、半精量适播(10月8日播种,基本苗240万苗/hm~2)2种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晚熟品种徐麦856,精量早播的产量比半精量适播的产量高5.76%,差异呈显著水平;而对于中晚熟、中熟品种表现为半精量适播显著高于精量早播,与精量早播相比,百农207和百农矮抗58半精量适播的产量分别提高了6.24%和9.27%。在同一播种方式下,采用精量早播,徐麦856穗数、成穗率、营养物质转移率最高,较百农矮抗58品种增产达显著水平,提高了15.56%;采用半精量适播,百农207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总结实粒数最高,产量分别比百农矮抗58和徐麦856提高了12.25%、12.26%。百农矮抗58尽管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期粒质量叶面积比都较高,但植株较为矮小,总生物学产量低,限制其经济产量的提高。百农207适宜大面积推广,徐麦856精量早播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5.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蛋及蛋制品中氟苯尼考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蛋及蛋制品中氟苯尼考残留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经乙酸乙酯提取分离,正己烷脱脂后,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水-甲醇(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4 nm,进样量20μL,柱温40℃进行定量分析。在浓度为0.01~10.00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限为0.01μg/mL。该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无杂质干扰,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蛋及蛋制品中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湖北省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以五峰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为基础,对3次普查结果中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变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并对五峰县特色经济作物茶树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为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五峰县农作物育种、理论研究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分布特性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江苏省22个典型茶园表层土样和12个剖面土样的全硒含量,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性、有效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全硒含量在0.10~1.78 mg·kg-1之间,平均为0.50 mg· kg-1,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宜兴地区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88 mg· kg-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0.25 mg· kg-1,但前者土壤硒活化率仅为4.94%,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值9.04%.宜兴地区虽然土壤供硒潜力巨大,但要充分利用富硒土壤开发、生产富硒茶必须提高土壤中硒的活化率和可利用度.土壤有效硒与土壤pH值、CEC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土壤pH值等改善土壤环境条件的方法来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茶叶中硒的含量.研究区内硒在表层土壤中的相对含量趋向增加,生物积累大于淋溶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牛胚胎性别鉴定方法,采用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巢式PCR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公牛可以扩增出187bp的SRY基因片段和255bp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母牛只能扩增出255bp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巢式PCR只需3~8个细胞就可以观察到扩增结果,而常规PCR则需要较多的细胞,所以牛胚胎性别鉴定时使用巢式PCR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
高温胁迫下不同玉米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玉米材料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为阐明玉米耐高温胁迫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耐高温胁迫的中地88和高温敏感的先玉335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42℃高温条件下取其花粉提取总RNA,再经mRNA纯化、反转录、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等一系列过程,对其基因差异表达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