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48篇
  202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建立优质啤酒大麦基地控制大麦进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2.
1977-80年期间,美国的明尼苏达、北达科他和南达科他州,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六棱酿造用大麦的籽粒蛋白水平超过了要求的最高(13.5%)限度,从而降低了该区大麦的价格.因此,人们对培育低蛋白的大麦品种发生了兴趣.1967年以来,尽管有些学者对早代籽粒蛋白选择进行过研究,但终未得出一致的结果.本研究是在将F_5代选系单行种植下,以求获得F_5世代对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有效性方面更多的信息;同时评价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产量和籽粒饱满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3.
1989~1991年于杭州选择对大麦(品种浙农大6号)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播种量、有机肥用量和化肥氮、磷、钾用量等五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稻茬免耕大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农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五个因素中,对产量的重要性依次为氮肥>有机肥>钾肥>播种量>磷肥;运用计算机模拟、寻优和频数分析法,建立了稻茬免耕大麦亩产大于350kg的优化农艺方案,播种量为9.76~10.22kg/亩、有机肥1379~1479kg/亩、纯氮10.40~10.74kg/亩、P_2O_52.80~3.28kg/亩和K_2O 6.10~6.27kg/亩;1990~1991年度对上年提出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农艺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信息反馈结果表明,产量等数学模型及优化农艺方案基本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4.
以7个二棱大麦品种及其半双列杂交F_2种子的两年资料,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麦芽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对糖化力(DP)、α-淀粉酶活力(αAA)、β-淀粉酶活力(βAA)和麦芽N含量的胚和胚乳直接遗传效应及其环境互作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麦芽品质性状既受基因型影响又受环境(年份)影响。DP和βAA的遗传主要受胚乳直接显性效应和胚显性×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胚加性效应×环境互作以及胚乳加性效应×环境互作对其表现有一定的影响。αAA和麦芽N的遗传同时受胚和胚乳遗传效应的决定,但以胚直接显性效应和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为主,并发现胚加性和显性与环境以及胚乳加性与环境均有显著的互作存在。DP与βAA有显著正相关(rc=0.5601)。麦芽N与DP的正相关主要在于二者都与βAA有密切关系。αAA和麦芽N含量的普通狭义遗传率分别为26.1%和27.8%。  相似文献   
25.
二棱大麦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木二条等7个二棱大麦品种(HordeumdistichumL.)进行半双列杂交,采用胚乳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模型对1990年1992年的亲本和F_1所结的种子的粒形、粒重、皮壳率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研究表明,与S-096杂交的组合粒重最高,与甘木二条杂交的组合皮壳率低,与黔浙1号杂交的组合粒重较高、粒形较短园。遗传方差分量的分析结果,粒形、粒重和皮壳率性状主要受基因主效应控制,基因×环境互作效应较弱,控制种子粒长的遗传效应主要是母体加性、显性效应以及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粒宽、粒厚、粒重和皮壳率则主要受种子基因的直接显性效应控制,其次是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文中还分析了粒形性状与粒重和皮壳率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及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两用大麦的研究徐绍英,刘盛海(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29)StudyonBarleyforTwoUsesXuShaoying;LiuShenghai(Dept.ofAgron,Zhe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ly,H...  相似文献   
27.
免耕法,国外从40年代开始研究,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正在大规模地采用免耕法或少耕法,发展速度异常迅速。稻茬免耕种麦(我省简称稻板麦)是免耕栽培的方式之一。早在60年代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麦区就发展了稻田套播免耕种麦和稻茬免耕种麦的方法,但由于技术不配套,产量不理想,被称为“懒汉麦”而中止。70年代为了防御烂种和提高稻茬粘土的播种质量,稻板麦被称为“抗灾麦”又有抬头趋势。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不统一和配套措施未成熟,稻板麦仍然没有获得发展。直至80年代,各地通过反复实践,证明稻板麦有明显的增产节本的效果,尤其近几年由于  相似文献   
28.
徐绍英  张国平 《作物学报》1989,15(4):319-327
在杭州春夏播条件下,冬春性不同的大麦品种间生长发育差异明显。春化处理效应因品种和播期而异。未抽穗植株幼穗发育的停滞时期有随播期推迟,品种冬性增强而提前的趋势,作者认为生长锥伸长是春化阶段结束的标志的传统说法不够确切。明确了根据分期春播各品种抽穗性的差异,是鉴定大麦品种春、冬性强弱的简单可靠的好方法。本文  相似文献   
29.
啤酒大麦安全烘干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研究了啤酒大麦适宜的干燥温度。以浙农大3号,浙农大7号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45℃、55℃3种温度进行模拟烘干试验,并对烘干后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发芽力,脱氢酶活性,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啤酒大麦的干燥温度控制在45℃以下为好,既安全,干燥效率又高,而在55℃温度条件下,虽干燥效率高但对啤酒大麦的发芽力及种子有显著的影响,35℃干燥虽安全可靠,但其干燥效率低,所需时间太长。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主要研究杭州秋播条件下,大麦主茎叶片的生长,分蘖及其成穗规律,幼穗分化过程与叶数的关系,麦粒形成过程中粒重增长情况,麦粒成熟度与发芽率、田间成苗率和幼苗生长势的关系,并研究不同品种和播种期对这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