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S.AEberhart模式和方法对1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连续8年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控制,还受不同年度的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品种受其影响程度不同,其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0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607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4A,恢复系为JLR83。吉育607的主要特点是高油、高产、稳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3447.6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198.2kg,比对照增产11.2%。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籽粒脂肪含量22.22%,蛋白质含量39.3%,蛋脂合计61.52%。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花粉育性分类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完全不育的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完全可育的保持系、恢复系为对照,以5个分离群体为主要试材,将花粉败育率分为11个等级,观察、分析了花粉败育率的分布情况.不育对照花粉败育率均在95.1%以上,实际观察值为99%以上.可育对照败育率均在10%以内,实际观察值在5%以内.分离群体花粉败育率有三个高峰,第一个峰值出现在败育率0~10%,植株高度可育,其中95%植株集中在0~5%之间.第二个峰值出现在败育率为95.1%~100%,实际观察值均高于98%,植株高度不育.另一个峰值出现在败育率40.1%~60%之间,是典型的半不育.以此为中心向可育和不育两个方向递减.花粉败育率10%和95%是两个明显的分界点.依据分离群体和对照的花粉败育率的分布情况,将大豆花粉育性分为4类.1、可育:花粉败育率0~5%.2、不育:花粉败育率95.1%~100%.3、半不育:花粉败育率10.1%~95%.4、典型半不育:花粉败育率40.1%~60%.  相似文献   
14.
杂交豆2号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杂交豆2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2。杂交豆2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22.7%,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免疫、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抗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0.54%,蛋白质含量40.75%。杂交豆2号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和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进行。父母本错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1或1∶2,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切叶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5.
杂交大豆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阐述了杂交大豆“三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等内容,“三系”的选育采用已育成的品种或品系与RN型稳定的大豆不育系进行测交和回交转育进行选育,大豆杂交种是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大规模配制杂交组合,经过F1产量鉴定,筛选出强优势组合,而制种要求选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有灌溉条件、野生昆虫种类多、群体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吉育481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14.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09.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4%。吉育481籽粒脂肪含量21.28%,蛋白质含量38.54%,蛋脂合计59.82%,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豆5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4A,恢复系为JLR1。杂交豆5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全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473.2 kg,比对照增产14.1%;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2 962.9 kg,比对照增产12.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 227.6 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7%,籽粒脂肪含量22.25%,蛋白质含量38.79%,蛋脂合计61.04%。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十五"期间大豆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品质指标,通过对"十五"期间育成品种与"九五"期间育成品种的比较,阐述了"十五"期间大豆育种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十一五"大豆育种的目标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提取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的线粒体基因组DNA,用100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发现引物ISSR829的扩增片段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差异。对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发现,该序列仅存在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中,且位于基因Atp6上游2 000 bp处,推断其可能与不育有关。利用测序获得片段设计引物,用目前已育成的5个大豆杂交种的不育系母本和同型保持系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发现不育系母本未出现特异片段,而对应保持系出现目的片段,表明该特异片段转化为SCAR标记,可用于不育系的筛选和不育系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20.
吉育612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57A,恢复系为JLR9。吉育612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两年区城试验平均较对照增产16.0%,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4.4%。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籽粒脂肪含量20.92%,蛋白质含量42.07%。吉育612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错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3,密度为15万株·hm-2。可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