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油菜育秧盘毯状苗移栽,大田不同氮肥和密度耦合对油菜碳氮积累、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植株碳氮代谢与油菜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宁杂1818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毯状苗的培育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年份、氮肥以及密度条件下碳氮积累、运转以及利用效率差异。【结果】油菜毯状苗适宜条件下移栽也可以获得3 750 kg·hm~(-2)高产。不施氮肥以及225 kg·hm~(-2)氮肥处理条件下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300 kg·hm~(-2)氮肥处理和125 000穴/hm~2移栽密度条件下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油菜植株中碳素积累能力显著高于氮素积累能力,初花期前植株C/N比较低,为16.30,初花期后C/N比较高,为114.37。碳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下降幅度更大。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运转率最高,不同处理变化范围为73.90%—78.56%,其次是茎枝氮素运转率,变化范围为38.96%—67.08%,根中氮素运转率最低,变化范围为24.45%—37.06%。不同处理叶片中氮素运转率差异较小,茎枝和根中氮素运转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逐渐降低。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碳素运转率为正值,不同处理变幅为23.16%—29.08%,随着密度增加叶片碳素运转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初花期至成熟期根和茎枝仍然以积累碳素为主,两者碳素运转率表现为负值。【结论】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可有效提高茬口较迟地区的油菜生产能力。油菜在初花期之前氮代谢能力强,初花期以后碳代谢能力强,前期氮素供应有利于植株营养体的建成,从而使得后期积累更多的碳素,促进后期的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油菜后期的源库大小,结果表明:(1)群体中角果皮面积占总光合面积的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茎杆和分枝的面积比例逐渐增加,但其变化幅度较小;(2)每角粒数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密度较小时下降的幅度小,密度较高时下降的幅度大;(3)单个籽粒体积、每角籽粒总体积、单位角果皮面积承担的籽粒数(SNPA)和单位角果皮面积承担的籽粒体积(SVPA)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施氮对宁杂1号油菜各枝序角果性状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了N素营养对油菜各枝序角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各枝序的角果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并随施N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过多地施用N肥会造成结角层角果过多而严重影响其它产量因素。(2)每角粒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下部分枝较少。各枝序的千粒重和单位角果皮面积生产力(PPA)以主序最高,上部分枝较高,下部分枝较低。(3)适量施N可使上部8个分枝的每角粒数、千粒重和PPA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培育高质量油菜毯状苗的方法,完善育苗体系,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杂1838为材料,采用传统标准的水稻育秧盘进行油菜毯状苗育苗,设置了在试验基质中拌入不同量硫酸铵的处理,通过测定油菜苗在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器官干重,研究了硫酸铵在不同用量对油菜毯状苗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试验基质中硫酸铵最佳用量范围为每盘4.37~4.62 g,这一用量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存苗数、出叶数、绿叶数和单株叶面积,且干物质积累最多,最有利于毯苗移栽后返青活棵。  相似文献   
15.
油菜籽粒中钾素积累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期测定甘蓝型双低油菜扬油6号籽粒的钾素含量,研究了籽粒中钾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1)籽粒含钾率前期较高,随着籽粒的充实逐渐减小。(2)籽粒中钾素积累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63**~0.9981**)。(3)前期钾素积累的持续时间最长,约占55%;中期K素积累速率最大,积累量最大,所占比例也最大,均在50%以上,前期积累比例略少于40%,后期13%左右。(4)施用K肥籽粒K素积累时间和最终积累量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盐分土壤条件下磷肥对油菜光合性状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效应,以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宁油20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磷肥用量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期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及干物重。结果表明,0~120 kg/hm2磷肥用量范围内,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苗期和初花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增加。不施磷肥和30 kg/hm2磷肥用量处理籽粒含油率较低,在磷肥用量达到60 kg/hm2时再增加磷肥用量籽粒含油率无显著变化。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磷肥用量的变化趋势与干物重变化一致,当磷肥用量达到60 kg/hm2时进一步增加磷肥用量,初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四个油菜品种在机械收获过程中各部位损失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油菜品种机械收获损失主要发生在脱粒和清选过程中,占总损失量的80%左右;抗裂角性强的油菜品种可减少自然脱落和割台的损失,但增加了脱粒过程的损失;高产品种虽然机械化收获的损失量最高,但总收获损失率却最低。  相似文献   
18.
迟直播油菜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自产的植物油脂只占国内总消费量的40%左右,这在食用植物油脂的安全供给上存在极大的隐患.油菜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在保证粮食和油料的安全供应方面有双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其他行业的转移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难度大的问题已成为限制油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过程的机械化是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其在种植的所有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油菜年产量不断提高,油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矛盾与问题,油菜毯苗机械化移栽是专门用于解决茬口矛盾和劳动力成本问题的一种新型油菜种植方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学者在油菜毯苗培育及机械化移栽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促进油菜毯苗技术发展的建议和倡议,主要包含3个方面:毯苗的培育,通过确定适宜播期、播种密度、进行种子处理和养分运筹的方式来培育优质毯苗;毯苗的机械化移栽,精进毯苗移栽机的研制,以及了解毯苗机械移栽相关要点;毯苗的栽后研究,确定恰当的移栽密度和供应适宜的肥料以保证栽后毯苗的正常生长。本文提倡的相关措施致力于促进我国油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以期为新型油菜生产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定期测定4种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油菜籽粒和果壳中氮素含量,研究籽粒和果壳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 ①籽粒中氮素积累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70**~0.9995**).②前期籽粒氮素积累的持续时间占总时间的50%~60%,积累量占总量的30%~40%,两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中期和后期氮素积累的持续时间均占总时间的20%~25%,积累量分别占总量的50%~55%和10%~15%,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③籽粒中氮素积累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量的70%和30%分别在中期和后期形成.④果壳中的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