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品种改良的基因来源。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是未来大豆新种质增加的有效途径。野生大豆具有高蛋白、多花多荚和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研究证明大豆育种上通过种间杂交方法创造出具有野生血缘的育种中间材料,可以选育出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深入探索野生大豆高蛋白资源在大豆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可以为大豆特异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辽宁地区(平均每年无霜期在145d以上的地区)夏播鲜食大豆,是指在适宜地区于7月8日-7月13日播种,秋季霜期来临之前采摘籽粒饱满呈翠绿的大豆鲜英。经过两年田间小区试验,夏播鲜食大豆于十一前采摘鲜英折产量6750kg/hm^2左右,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菜用大豆市场不断拓宽,这种种植方式将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44.
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试验,就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连续多年种植未提纯复壮的种子造成品种的抗逆性下降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而,坚持经常更换大豆种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5.
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品种改良是实现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大豆品种改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豆遗传基础。而如何创建一个广泛的大豆遗传基础又是其中的关键之关键,大豆引种是拓宽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之一,各个国家的大豆育种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大豆引种的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46.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3种荚习性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限性大豆单株产量主要决决定于分枝荚数,主茎荚数,株高和荚高;亚有限性大豆决定于主茎荚数,主茎节数和株高;无限性大豆则主要依靠主茎荚数。  相似文献   
47.
重茬对大豆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重茬导致大豆减产的因素及解决重茬带来的生产障碍对策,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大豆不同茬口类型(正茬、一年重茬和两年重茬)的冠层结构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重茬大豆冠层不同层次叶面积均低于正茬大豆,并且分枝数、荚数和荚重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随重茬年限增加而加剧.正茬大豆冠层叶片上、中、下层结构分布合理,重茬一年冠层叶片分布上层较多而中、下层较少,重茬两年叶面积在不同层次均有降低.重茬一年和两年分别较正茬大豆减产13.6%和38.6%.群体质量显著降低是重茬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黎  董钻  宋书宏 《杂粮作物》2004,24(2):84-85
通过3年田间试验观测记载,比较研究了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开花、结荚特性.主要结果如下:有限性大豆始花晚、花期短;亚有限性和无限性大豆始花相对早,花期也长.有限性大豆的开花次序是由中部开始,逐渐向上向下开放;亚有限性和无限性大豆的开花次序均由下而上依次开放.有限性大豆主要结荚部位集中在植株的中上部、尤以顶部结荚较多;亚有限性大豆结荚部位主要在植株中上部;无限性大豆的豆荚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49.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辽豆18为材料,分别在V2~R1,R1~R5,R5~R7期设置3个控水处理,控水结束后取样测定根系性状,成熟后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干旱影响大豆产量的形成,干旱(W1)胁迫引起产量下降的程度要高于轻度干旱(W2)。不同时期干旱(W1)引起产量下降程度为:鼓粒期>花荚期>营养生长期。干旱胁迫(W1)主要通过降低大豆的单株荚数从而降低单株产量。大豆的根长比例和根表面积比例主要为根系直径为0~1.0 mm的细根,分别约占总根长的90%和总根表面积的60%。大豆根体积的分配比例主要是根系直径大于4.5 mm的粗根,其根体积所占比例在48%以上。R1~R5和R5~R7控水大豆细根(根系直径为0~1.0 mm)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分配比例较V2~R1控水时增加。干旱降低了植株中直径大于4.5 mm粗根的根长比例、根表面积比例和根体积比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生物量密度逐渐增加,土壤干旱胁迫降低了根生物量密度。  相似文献   
50.
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杂交F2代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盛有  宋书宏 《大豆科学》2011,30(6):916-920
选用11个脂肪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配置6个杂交组合,对遗传背景不同的大豆杂交组合F2代脂肪含量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双亲脂肪含量高,其F2代脂肪平均值高,F2代脂肪含量与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2)F2代脂肪含量存在广泛的变异,遗传变异的大小与杂交组合的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