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草木灰蔬菜育苗基质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果表明,草木灰蔬菜育苗基质理化性状优良、各元素配比合理、营养丰富、安全性好,可应用于黄瓜、辣椒等蔬菜育苗。  相似文献   
82.
利用调制后的草木灰与炉渣、蛭石、珍珠岩,按照一定体积比例配制成穴盘育苗基质,进行辣椒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木灰50%、蛭石50%;草木灰50%、珍珠岩50%较适合辣椒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83.
研究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对机插秧秧苗的使用效果.试验表明:使用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不但显著改善机插秧秧苗素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插秧适插秧龄弹性,使机插秧适插时间由普通的不足7d。提高到14d左右。  相似文献   
84.
以常规旱育秧技术为对照,比较了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对防治旱育秧苗期病虫害防治作用以及对旱育秧出苗与成苗、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育秧工本投入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免除了常规旱育秧土壤培肥调酸、浸种催芽、制作与撒盖营养土、盖揭地膜与草等多道复杂工序,对旱育秧苗期立枯病、恶苗病、黄白化病、稻蓟马防效优异,出苗安全,成苗率高,秧苗素质好,产量增加10%以上,育秧工本节约50%以上。  相似文献   
85.
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开封市和山东省青岛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p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可达到96%以上,比施用化学农药50%辛硫磷的防治效果提高16%。小杆线虫使花生荚果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辛硫磷对照91.2%,清水对照51.6%),使每亩平均产量达242kg,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126kg/667m^2,增产率90%以上,比施用辛硫磷增产20%以上。小杆线虫1号、2号制剂防治蛴螬效果无显著差异,其防治效果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本研究数据初步表明小杆属中的某些线虫种具有作为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6.
机插秧旱育苗的特点与操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秧旱育秧苗根系发达 ,根冠比高 ,秧苗发根力强 ,栽插成活率高 ,且缓苗期短 ,分蘖起步早。机插旱育苗还具有秧龄弹性大 ,适栽期长 ,育秧技术操作简易 ,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7.
多效唑与保持剂对水稻草木灰基质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多效唑与保持剂对配方水稻草木灰和传统营养土基质育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草木灰中的多效唑有效成分大量流失,在秧苗出苗后生长初期,多效唑对秧苗高度的控制效果显著,但随着秧苗秧龄的增长,多效唑的控制效果减弱明显,在第3叶出叶后已基本失去对秧苗株高的控制作用。而与保持剂结合使用时,可以显著降低其在草木灰中的流失效应,大幅提高多效唑的控制效应和控制时效,显著降低草木灰秧苗株高,使秧苗的前3叶出叶高度分别平均降低30.5%、23.9%和17.2%,同时可增大叶龄、使其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素质增强,能更好地满足插秧机械对水稻秧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田间试验比较了氮缓释型直播稻专用拌种肥0号、1号、2号及3号拌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拌种肥2号为最佳配方,对直播稻出苗安全、促蘖早发,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9.
针对旱育秧水稻恶苗病发生危害加重的趋势,研究在麦茬稻地区采用免浸种催芽、用麦颖壳或锯木屑等保湿替代物代替地膜覆盖、结合药剂拌种来防治该病。结果表明,免浸种催芽、保湿替代物代替地膜覆盖处理下,水稻可安全出苗,并有利于秧苗生长,提高成苗率和秧苗素质,同时可明显减少浸种催芽、盖膜过程中恶苗病的感染机会,减轻恶苗病的发生。若结合秧病灵、施保克、浸种灵等药剂拌种,对旱育秧水稻秧苗期和成株期恶苗病都有极高的防效,可全程有效控制恶苗病的发生与危害,实现旱育高产。其中,尤以秧病灵药种比1:100拌种防效最高,秧苗素质最好,减损增产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0.
花生品种品质分析及品质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3~2004年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5个审定花生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52.42%;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6.39%;平均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14。综合分析表明,这些品质指标普遍偏低,是河南省花生育种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花生品质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