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闽花6号’品种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花生叶不同生育时期混合的全长c DNA文库,并对文库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文库原始库容为2.25×106cfu·m L-1,重组率达100%,插入片段大小为750-2000bp,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000 bp,达到文库质量要求.随机挑选50个单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获得50条有效序列.通过与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和注释,获得已知功能基因或具推测功能的基因25个,未知功能基因14个,新基因11个,其中49个(98%)基因为花生未报道的基因.参与代谢过程和胁迫响应的基因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72.
73.
花生属栽野杂种后代抗青枯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强致病力青枯病病原菌接种花生栽野杂种后代种子 ,通过测定萎蔫指数和抗病率鉴定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 ,花生栽野杂种后代存在抗青枯病新品系 ,2 7个品系的抗病率高于抗病对照协抗青 ,其中 7个高抗品系与抗病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部分抗病品系兼抗黑斑病和锈病  相似文献   
74.
花生幼胚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花生(ArachishypogaeaL.)幼胚体积很小,不易剥取且富含多糖、酚类等化合物,因此以花生幼胚为材料提取RNA时会遇到很大困难.采用改进的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成功提取出了高质量的花生幼胚总RNA,后续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逆转录活性.介绍了花生幼胚快速剥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花生属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化行为,揭示花生属多倍体进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CoT标记对四倍体栽培种仲恺花4号和二倍体野生种A. chacoensis的种间杂种F1及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基因组变化时间、类型和频率进行分析。【结果】18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126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117个,多态性比率达92.86%,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出了丰富的DNA多态性;与扩增出的109条亲本条带比较,F1—S3分别丢失亲本条带28、30、10、11和10条,其中,来自父本特异性条带为16、12、7、9和9条,各自新增条带9、3、10、14和8条,说明SCoT产物早在Fl即开始发生变化,变化类型包括亲本条带的丢失、跳跃式继承和新条带的产生,在丢失的亲本条带中以父本条带为主。【结论】ATG翻译起始位点及其侧翼区域在花生种间杂交异源多倍化早期迅速发生广泛而剧烈的变化,其生物学功能可能与多倍体的进化和稳定有关;SCoT标记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和实用的新型功能型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为花生属及其它物种多倍体进化中基因组遗传变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本文笔者在对花生育种取得突破的途径、花生育种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花生的一种高效育种和种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花生选种和育种效率,以期为相关花生育种科研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四川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方法]阐述了四川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针对四川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四川湿地的主要特点是类型丰富多样、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四川湿地资源萎缩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许多典型湿地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结论]该研究为四川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生产上花生死苗造成减产的难题,培育出抗青枯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促进广西及南方花生产区花生产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以结荚多且集中的中间材料(粤油45×桂花17)F4代为母本、抗病品种汕油18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结合多代定向筛选,并经过品比、区域和生产性试验综合考察,选育出抗病、高产、稳产花生新品种桂花39.桂花39株型直立矮壮,在2014—2015年广西花生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195.58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341.78 kg/hm2,增产率为8.89%;平均粗脂肪含量为50.62%,粗蛋白含量为26.98%;饱果率为89.86%,双仁果率为80.32%,百果质量为195.2 g,百仁质量为64.1 g,出仁率为58.51%;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2016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桂花39抗倒伏性强,抗青枯病,高产稳产,适宜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也能种植,特别适合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种植.  相似文献   
79.
通过花粉蒙导作用,由花生属花生区组中具B染色体组的A.batizocoi和具A染色组的A.correntina人工合成了双二倍体。本文从双二倍体杂种的形态特征,育性、杂交亲和性等方面作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二倍体的营养生长比其亲本和二倍体杂种更旺盛;不育二倍体杂种在染色体加倍形成双二倍体后育性得到恢复并能保持;二倍体杂种的减数分裂不规则。在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双二倍体的染色体联会主要是20个二价体。双二倍体与栽培品种杂交亲和,其F_1代株型趋向栽培品种,减数分裂不规则,单价体较多,花粉育性较低,结荚很少。  相似文献   
80.
以2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为试验材料,扩增分离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分析其序列特征、多样性及进化关系。利用根据Ty3-gypsy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对逆转录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条带大小均约为430 bp,分别从2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材料中分离到32、33条逆转录酶序列,对于65条逆转录酶序列,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97~440 bp, A+T所占比例范围为56.48%~68.14%,(A+T)/(G+C)为1.3~2.13,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62.6%~97.9%;65条逆转录酶序列被划分为9个家族,其中家族Ⅰ为主要成分;翻译成氨基酸后,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12.4%~98.6%,相比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表现出更高的异质性;65条逆转录酶序列中有26条发生了无义突变,2份野生种花生材料的无义突变发生率相当;序列间保守基序大体一致,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9个家族所选代表序列的蛋白质结构总体类似,但也在螺旋结构数、折叠结构数、转角数、氢键数、α-螺旋数、β-折叠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