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业科学   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2003年气候因素的原因,山东省冬小麦播种进度慢于往年,形成了早茬麦、适期麦和晚茬麦,水浇麦、旱地麦等多种类型小麦并存之势。与往年相比,适期播种的小麦面积减少,晚茬麦的面积增加。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在春季因苗因地分类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就能够促  相似文献   
32.
普通小麦的籽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粒数和粒重的函数.粒重取决于籽粒生长速率和持续期.籽粒数及其影响因素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对籽粒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在育种中的价值尚未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33.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在灌浆初期显著升高,在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同时灌浆后期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SSS和GBSS活性,提高灌浆后期籽粒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灌水量进一步增加时,灌浆中后期的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升高,灌浆后期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在两个生长季中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增加灌水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34.
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旱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中以冬前深耘断根最好,起身期深耘断根与对照(不断根)次之,冬前和起身期都深耘断根效果最差,冬前深耘断根可增加中,下层和根系的重量和比率,降低根系生长冗余性,控制最高总茎数,提高成穗数及成穗率,使子粒产量中各自花后光合率官输送的比例增加,从而使产量提高,因而在旱地高产麦田应推广冬前深耘断根。  相似文献   
35.
不同密度条件对冬小麦小花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振文 《作物学报》1984,10(3):185-194
不同密度条件对冬小麦小花原基分化的总数有所影响,并制约着小花原基分化数量的增长动态。随着密度的降低,药隔初期之前,小花原基分化的数量增长趋于缓稳,已分化的小花发育进程较为均衡。研究还表明,氮代谢利于小花原基分化,碳代谢促进小花发育。适当降低基本苗数,不但能够改善群体内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36.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高产田条件下,选用了中穗型冬小麦品种泰876161,设计小麦大小行播种,小行距20cm,大行距分别为30、40、70及100cm,形成了50(20+30)、60(20+40)、90(20+70)及120(20+100)cm 4种带型模式,以常规20cm等行距(20+20)模式栽培作对照。试验又设置了5个播种密度,即1m单行基本苗数分别为15、30、45、60及75。研究了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的相关规律。主要结果是:(1)行产量(y)随宽行距(x)加宽而提高,增长规律拟合为y=a/x+b的函数形式。(2)随播种密度加大,(20+20)、(20+30)及(20+40)模式行产量明显下降,而(20+70)及(20+100)模式则下降不甚明显。各带型均在精量播种下(15苗/m)获得高产。(3)随宽行距(x)加宽,产量(y)拟合为y=axe#+(bx)的函数变化形式,15、30、45、60及75苗/m拟合的最高产量的宽行距分别为39.55、41.11、44.10、43.93及44.93cm。5个密度平均拟合方程为y=36.60684xe#+[-2.353119×10#+(-2)x],r=-0.994618 9#+(**),最高产量的宽行距拟合为42.50cm。(4)高产田下(20+40)模式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三者的矛盾关系,表现出较20cm等行距栽培增产,并且40cm宽行距适于间作冬春蔬菜,套种玉米、花生、夏棉、大豆、生姜等,具有较强的间套通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逆向造型后得到的汽车悬架控制臂模型进行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分析,并对液态模锻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然后基于液态模锻对汽车悬架控制臂进行了模具设计.较以往的锻造加工来说,液态模锻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既满足了当前对汽车生产的大批量需求,又保证了成形件的质量.同时,大大提升了材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8.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九五”期间小麦科研取得的主要成就 :常规育种得到充实、更新、丰富和发展 ,并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引进了较多数量的种质资源 ,进行评价和改良 ,在育种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育成一批高产、抗病、抗倒、优质特点突出的品种。水浇地超高产栽培和旱地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节水节肥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有较大进展 ,进行了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划和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本文还探讨了“十五”期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 ,小麦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39.
稻麦与豆科作物的籽粒中均含较高IAA、GA、CTK与ABA,其中IAA与ABA以胚乳糊粉层中的含量最高。大多研究认为籽粒本身可以合成ABA。在籽粒形成阶段,CTK含量峰值出现,GA、IAA与ABA水平也逐渐升高,但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仍属含量较低时期。因而此阶段CTK水平对胚乳细胞分化与籽粒库容形成有较大影响;在籽粒灌浆阶段,GA与IAA含量达到高峰,而ABA含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呈线性相关,CTK水平降低;在籽粒成熟阶段,各种激素水平均降低,但其降低开始的时间先后不一致。众多的研究表明,利用外源激素的栽培措施,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或施用外源激素等方法来调节籽粒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从而达到促进籽粒发育、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自二十世纪初叶以来,围绕小麦穗的发育,前人进行了大量研究.Bonnet(1936年)观察了小麦茎生长锥的外部形态及分化过程,揭示了小麦穗分化的一般规律.其后,许多学者也发表了形态学观察的文献.而从单纯形态学或解剖学的描述转向外界环境条件对小麦穗花发育的关系的研究,则多在六十年代以后.本文试图以这一时期为基础,就穗、花两个方面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