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14篇
  免费   7873篇
  国内免费   4148篇
工业技术   97535篇
  2024年   325篇
  2023年   1438篇
  2022年   2592篇
  2021年   3904篇
  2020年   2977篇
  2019年   2310篇
  2018年   2661篇
  2017年   2774篇
  2016年   2650篇
  2015年   3535篇
  2014年   4546篇
  2013年   5184篇
  2012年   5795篇
  2011年   6213篇
  2010年   5161篇
  2009年   4868篇
  2008年   4942篇
  2007年   4576篇
  2006年   4261篇
  2005年   3642篇
  2004年   2658篇
  2003年   2252篇
  2002年   2069篇
  2001年   1835篇
  2000年   1905篇
  1999年   2150篇
  1998年   1817篇
  1997年   1473篇
  1996年   1441篇
  1995年   1216篇
  1994年   1068篇
  1993年   745篇
  1992年   568篇
  1991年   405篇
  1990年   347篇
  1989年   308篇
  1988年   220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4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Performance study of iSCSI-based storage subsystem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ISCSI is emerging as an end-to-end protocol for transporting storage I/O block data over IP networks. By exploiting the ubiquitous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iSCSI greatly facilitates remote storage, remote backup, and data mirroring.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wo typical iSCSI storage subsystems by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block-level I/O access performance and file-level access performance. In the file-level performance study, we compare file access performance in an NAS scheme with that in an iSCSI-based SAN scheme. Our test results show that Gigabit Ethernet-based iSCSI can reach very high bandwidth, close to that of a direct FC disk access in block I/O access. However, when the iSCSI traverses through longer distance, throughput relies heavily on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between the initiator and the targ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le-level performance shows that iSCSI-based file access (SAN scheme) provides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using NFS protocol in Linux and SMB protocol in Windows (NAS scheme). However, the advantage of using iSCSI-based file accesses decreases as the file size increases.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ed some ligh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iSCSI storage.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利用BP神经网络理论进行景象匹配的方法,将灰度不变矩和边缘不变矩同时作为匹配特征应用于BP神经网络景象匹配中,并对经典的进化策略进行改进,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进化策略的BP神经网络景象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寻优的全局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73.
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植被的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式断面河道滩地种植柔性植被后,滩地糙率增大,水流紊动更为剧烈,河道水流紊动强度峰值由原先的滩槽交界区转移到滩地区.滩地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递减;滩槽交界区的水流紊动强度沿程不断增大;主槽的水流紊动强度主要与床面糙率有关,滩地植被影响了滩地水流的归槽时间,使主槽水流流速沿程增大.  相似文献   
74.
Nd:YVO4/KTP全固化倍频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明秀  陆雨田 《激光技术》2003,27(3):236-239
介绍了两种腔型结构不同的Nd:YVO4/KTP全固化倍频绿光激光器,对腔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这两种腔的输出和稳定性等特性进行了比较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改进措施。该折叠腔方案已进入产品化阶段。  相似文献   
75.
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井、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障壁—潟湖、潮坪、沼泽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纵向发育的沉积特征来看,上石炭统本溪组发育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浅海陆棚相(陆表海)砂泥岩,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潟湖、潮坪、沼泽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二叠系山西组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相砂泥岩及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则以发育近海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局部有河流沼泽的泥炭和煤发育.沉积环境总体具有自下而上、由南向北由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成煤环境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山西期潮坪、潟湖过渡带之潮坪沼泽环境及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为最佳.   相似文献   
76.
仝坤  王琦 《特种油气藏》2006,13(2):98-100
针对辽河油区超稠油采油污水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对采油污水处理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污水的CODC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污水经过简单生化,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能够实现稳定迭标排放,且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77.
三道庄钼矿勘探生产中钻遇的地层非常复杂,采用其他方法均无法实现钻进,经过分析比较,决定采用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进新技术来解决该地层钻进难、成孔难、取样难等三大问题。文章从钻进技术特点、工作原理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其具有钻进效率高、岩心(样)采取率高、成孔质量好等突出优点。并介绍了钻进主要设备机具的配套、施工工序、操作要点、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在河南钼矿露天采石场应用该项技术,有效避免了塌孔和卡钻事故,工程进展顺利、质量好、岩心(样)采取率在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在生产试验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8.
文章简单介绍了气动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时堆修保养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做了详细讲解。最后,将气动阀在柴油罐上的应用情况与普通闸阀相比较,分析其使用性能和优点,进一步推广气动闽在锦西石化分公司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气特征;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He/4He值为(4.74~5.03)×10-6,R/Ra值为3.38~3.59;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Ar/36Ar值为1881~2190,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CO2气的特征。综合判定认为,福山凹陷CO2为壳幔混合成因。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CO2气藏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表明幔源-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CO2气的主要来源。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地西部、琼东南盆地东部CO2气成因一致,都为幔源-岩浆来源,或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80.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