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大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评价。结果42例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后显效35例(83.3%),有效7例(16.7%)。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有效方法,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更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分析X线透视联合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7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其中70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8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行PTBD术,穿刺右叶胆管52例,穿刺左叶胆管26例,并常规造影。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大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梗阻性黄疸症状逐渐改善,术后1 ~ 2周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X线透视结合超声实时引导下PTBD是一种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经髂内动脉、耳缘静脉注射羟基喜树碱后,家兔血液及膀胱组织内部羟基喜树碱药物浓度的差异,以确定该药是否适合应用于经导管骼内动脉灌注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1)动物:A 组40只雌性白色家兔,分为动、静脉两大组,每大组内均按膀胱标本取样时间不同分为5小组。B 组16只雌性家兔,分为动、静脉两组,每组8只,进行动态血药浓度检测。(2)方法:动脉途径先将家兔耳缘静脉给药。药物剂量:1mg/kg,灌注时间为10分钟。(3)组织中药物浓度的测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在分别经髂内动脉,耳缘静脉给药后,5、15、30、60、120分钟后膀胱组织中羟基喜树碱药物平均浓度明显差异,动脉途径分别为静脉途径的2.17、3.41、1.51、1.52、2.33倍。血液中平均药物浓度静脉途径分别为动脉灌注方法的1、92、2.03、1.77、1.92、1.40倍。结论:羟基喜树碱具备经导管动脉灌注的基本条件,可以应用于动脉化疗的方案中。  相似文献   
25.
在全氟羧酸阳离子交换膜中制备出不同颗粒尺寸的PbS超微粒,并由吸收光谱及电镜测量结果获得证实。用飞秒激光脉冲对PbS超微粒复合膜进行了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测定,发现PbS超微粒具有三阶光学非线性,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X(3)约为10(-12)esu,光克尔效应响应时间小于165fs,并且发现PbS超微粒的光学非线性随着超微粒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显示出量子限域效应对于超微粒子光学非线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桐柏大栗树-方老庄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栗树铜多金属矿床是继刘山岩铜锌矿床之后,在中古生界二郎坪群又一重大发现,是桐柏地区铜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又一新的突破。总结了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及预防产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4月-2007年12月共47例产科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中因异位妊娠予终止妊娠者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20例(瘢痕妊娠13例),伴出血者27例(休克2例)。结果所有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1例因血管解剖因素行单侧栓塞。术后1~10d内行刮宫术或取胚术终止妊娠,术中出血量少,平均54ml 。无子宫切除者。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为产科出血性疾病提供了成功率高、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预防性应用可减少后期治疗过程中出血。  相似文献   
29.
在射频电容耦合的辉光放电装置中进行苯基氰的等离子体聚合。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原位四级质谱等技术表征聚合过程的聚合物结构。采用超快染料激光器测定聚苯基氰的超快光Kerr效应。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制备表面经AOT修饰的PbS纳米微粒,测定其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方法利用微乳液法制备表面经AOT修饰的PbS纳米微粒并利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其超快光学性质.结果观察到超快反饱和吸收过程,弛豫时间约为100fs.结论超快反饱和吸收来源于双激子效应和捕获载流子诱导的斯塔克效应,样品表面的化学修饰环境对超快非线性光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