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5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2018年2月1日,经过多年酝酿、论证并向全社会充分征求意见后,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顺应新时期中国宗教发展形势,推动宗教工作法治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相似文献   
62.
本文阐述了排风热回收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热回收设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分析来说明排风热回收的经济性,并且比较了各种热回收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利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使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对改性沥青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4.
对超静定型钢桁架满应力优化设计中的3个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为满应力优化设计方法在大型复杂型钢桁架上的应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65.
我以为,后现代主义不同于以前所有建筑思想的根本之处在于其多元论。虽然多元论的思想本世纪初就在哲学领域发展起来了,然而在建筑思想领域则出现较晚。现代主义虽处于多元时代,但现代建筑师们沉浸于新建筑的惊喜之中,未及考虑多元的思想,从而使现代建筑步入了表现主义的歧途。只是近十年来,多元的思想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66.
数字乌托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虎  赵冰 《新建筑》2004,(4):86-88
在阅读威廉·米切尔的E-topia:Urban Life,Jim-But Not as We Know It的基础上,以从单 体建筑到邻里和社区到城市的尺度,逐步讨论数字乌托邦的未来。  相似文献   
67.
赵京飞  赵冰  滕熙 《山西建筑》2006,32(1):46-47
从步行街的产生和发展出发,论述了步行街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谈到了在步行街设计中应考虑的相关要素,通过国内几处典型步行街情况的介绍,得出当前我国步行街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景观空间整合应遵从的原则。  相似文献   
68.
69.
岩土介质应变局部化问题的广义塑性梯度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探索岩土介质的强度与变形机制,就必然要深入分析其细观变形和破坏性态。大量试验表明,由于试样的微细观层面上的不均匀性的影响,试样在破坏时常常出现狭窄带状高应变梯度区的应变局部化现象。研究应变局部化问题实质上是研究岩土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岩土介质的一种真实破坏过程。基于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的应变梯度理论难以反映岩土介质最基本的力学性质,如果能将广义塑性力学同应变梯度理论结合志来,应该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启迪。 通过对宏观试验结果和CT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一种可包含局部化变形的相当小而非无穷小的研究基元——塑性梯度体元,基于塑性梯度体元分析了应变局部化启动机制;建立起塑性应变的微分表达式后,随着硬(软)化模量从正值变为负值,变形模式将由均匀变形模式变为局部化变形模式。 进而,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双屈服面模型和对塑性梯度体元的分析,构造由梯度依赖的双屈服面得到的塑性剪切应变和塑性体积应变的微分方程表达式,从而建立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理论框架,使其在反映岩土介质的基本力学性质的同时,也能反映介质的应变局部化特征,给出一种可能的梯度依赖的双屈服面的形式。阐述广义塑性梯度模型模拟局部化变形模式的机制。提出模型各个参数,尤其是其中局部化参数的物理意义和通过宏观可测量的物理量结合数值分析反推材料局部化参数的途径。 然后,在将位移进行离散的同时,也通过构造的C连续性的插值函数将塑性乘子在空间离散,得到一组以节点位移向量和节点塑性乘子向量为基本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从而建立广义塑性梯度模型的数值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和数值算法。 最后,编制二维FORTRAN90数值分析程序和VB后处理程序,并给出数值算例。算例显示塑性应变局限于局部处发生和急剧发展的过程;塑性剪切应变和塑性体积应变进入局部化变形模式后都主要集中在局部化带内,反映出岩土在一定条件下的剪胀机制;避免了病态的网格敏感性;且局部化带宽度受局部化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70.
笔者针对光学测量、无线电测量以及GPS测量等常用脱靶量测量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利用导弹姿态角、速度以及雷达框架角估算反舰导弹脱靶量的方法,用坐标转换的方法推导了视线角与已知遥测参数的函数关系,给出了脱靶量估算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以往靶场试验的遥测数据对脱靶量进行了估算验证。经复算验证和比对分析表明:估算方法正确,适用于雷达点源目标的脱靶量估算,估算精度与GPS测量精度相当,既是对传统脱靶量测量方法的辅助和补充,又是对通过测量得到的脱靶量数据的检验和验证,可以应用于靶场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