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针对存在不对称情况的不接地系统与谐振接地系统,分析了接地故障前、后三相电压幅值的变化规律,提出可适应系统不对称的接地相识别方法:故障后若只有一相电压幅值相较于故障前降低,则此相为故障相;若有两相电压幅值降低,则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幅值升高相的滞后相为故障相,谐振接地系统过补偿状态下电压幅值升高相的超前相为故障相。所提方法简单实用,只需接地故障前、后三相电压幅值信息即可准确识别不对称状态下的接地故障相,且不受电压互感器测量误差的影响,在过渡电阻较大时也可准确识别故障相。数字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2.
着重分析配电线路中不同区域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时,分界开关处的稳态故障特征以及各种工频分量分界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分界方法——工频零序电压电流综合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分界开关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幅值与相位特征识别故障区域,判定结果不受消弧线圈补偿度、过渡电阻大小以及电压、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此外,还解决了分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增强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83.
小电流接地故障发生后,为使有源消弧法在配电网线路可能发生切换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消弧性能,提出了能适应线路结构动态变化的有源消弧算法。故障发生后,注入电流并测量母线零序电压,计算接地电阻。在接地电阻较大时,忽略线路压降,控制故障相电压为0,即采用电压消弧法;在接地电阻较小时,利用配电网自动化装置计算故障后配电网零序导纳,控制故障点电流为0,即采用电流消弧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及区段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中性点采用非有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利用故障点上游和下游故障暂态电流间相似性关系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缺乏严格的理论证明且原理上存在一定盲区易导致定位错误。文中建立了适用于定位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模型,分析了故障点上游与下游间暂态电流的主谐振频率关系,提出一种综合上下游间暂态电流相似性和极性关系、基于暂态电流比较的区段定位新方法,即故障点位于两侧暂态电流相似但极性相反或首个不相似的区间。对于谐振接地系统,利用各检测点工频电流和暂态电流极性关系的一致性排除了线路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的影响。所述方法消除了定位盲区,提高了暂态定位原理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仿真和现场实际故障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暂态等值电路存在忽略线模信息、消弧线圈位置不准确、缺乏具体参数计算方法等缺陷,无法用于故障暂态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建立包含故障点上下游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利用模型简化原则建立由等效电阻、等效电感、系统对地分布电容及消弧线圈等效电感构成的Γ型精确暂态等值电路。基于简化原则推导出表达形式简单、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的简化参数计算方法。与传统暂态等值电路相比,所建等值电路包含线模和零模信息,等效电感近似等于故障点到母线间线路的零模电感与2倍线模电感之和,且消弧线圈接于母线处更符合实际情况。针对低阻接地、高阻接地,分别给出暂态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分析暂态主谐振频率、幅值、衰减因子等要素随故障条件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全面把握故障暂态特征。最后利用仿真及现场故障数据验证了所建暂态等值电路模拟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强、暂态分析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86.
87.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并且风力发电系统的出力与风电场风速存在着的特殊关系,使得对风电场的风速实现较准确的预测已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先提出一种简单的的风速预测方法,即将指数平滑法应用到风速预测,并验证了指数平滑法预测风速的可行性。此外,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还提出了两种新的组合预测的方法,即基于指数平滑和灰色模型(GM)的组合预测方法、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和灰色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比单独的用一种方法的预测效果要好,尤其是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灰色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8.
我国6~35 kV配电网普遍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是确保配电网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其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对确保产品的科学选型和质量改进至关重要。考虑选线装置性能的主要评价标准,量化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研究各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生概率,量化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构建性能评价方案。该评价方案能够直观全面地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价,为设计部门和运行单位的设备选型及选线装置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89.
智能配电网广域测控系统及其保护控制应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对供电质量、运行效率要求的提高,使得配电网的保护控制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基于集中与就地控制方式的保护控制技术,分别存在响应速度慢与利用信息有限、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文中提出建立基于对等通信网络的广域测控系统,同时支持基于主站的集中控制和在智能终端上实现的就地与分布式智能控制方式,为配电网监测与保护控制应用提供开放式的统一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广域保护、快速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小电流接地故障自愈等新型保护控制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形成完整的广域测控系统及其保护控制应用技术体系,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可靠的二次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
徐丙垠  李天友  薛永端 《供用电》2012,29(2):15-22,27
传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已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介绍了配电网短路电流的近似计算公式。分析配电网故障时分布式电源(DER)短路电流输出的特点,给出了用于短路电流输出计算的DER等效电路。指出传统短路故障计算机算法用于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高效率的基于端口补偿原理的配电网短路故障计算方法。利用模变换法推导出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等效电路,更正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等效电路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