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6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型电站锅炉再热器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型电站锅炉普遍存在的再热器超温爆管问题,指出蒸汽倒流量偏并计算方法不是导致设计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并应用改进的计算方法,结合2个典型的实际例子,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2.
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萨默维尔(Somerville)的Leistritz公司最近完成了其新泽西双螺杆挤出工艺实验室扩建项目,增加了橡胶、塑料、医药工业开发产品所需的人工气候室(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气压和气体成分等因素的密闭隔离设备,又称可控环境实验室)。实验室覆盖的专业项目包括混炼、液化和反应性挤出,  相似文献   
73.
若干因素对层燃炉气体再燃降低NOx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NOx是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之一,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气体再燃技术是降低NOx的有效方法之一,再燃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一次风、二次风、再燃燃料量等。文章对若干因素对再过程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74.
燃煤锅炉高效、低NOx运行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辉  陆方  罗永浩  蒋欣军 《动力工程》2008,28(3):361-366
借助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NOx排放和燃烧效率的预测模型,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分别对降低NOx排放和提高锅炉效率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找到了在燃用不同煤种下较低NOx排放和较高燃烧效率的运行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证明:运用此方法可以寻找出锅炉在燃用不同煤种时最佳的高效、低污染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生物质热解气在部分氧化条件下的反应特性,更好地预测气相产物的反应行为,建立一个管流反应区内的热解气部分氧化反应模型.选用苯酚,甲苯,苯,萘4种物质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小分子气体由CO、CO2、CH4、H2、N2和O2组成.搭建一个连续性实验台用以验证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于小分子气体的变化趋势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但定量预测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焦油总最及变化趋势方面较为准确.与实验结果相比,该模型能够定性地反映生物质热解气部分氧化条件下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6.
以20 t/h链条炉排工业锅炉为对象,采用阶跃响应法获取现场试验数据,再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求出锅炉对象的传递函数.对阶跃响应曲线先采用"两点法"得出模型参数,再采用"曲线拟合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从而实现系统动态特性建模.着重讨论了针对阶跃响应曲线,在"两点法"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曲线拟合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发现"两点法"与"曲线拟合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系统进行建模.此方法可为锅炉燃烧优化设计、热力系统仿真研究提供热工对象理论模型,也可用于控制系统调试时控制参数的预选择.  相似文献   
77.
根据层燃炉非阻力型冒正压的特点,发展了“微爆燃”理论,提出涡脱落诱导声共振的燃烧振荡机理,并运用该机理对非阻力型正压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我国燃煤电站锅炉NOx排放的实际情况,在对影响其NOx排放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细化了低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低NOx燃烧器和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在我国电站锅炉的应用,指出锅炉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切向燃烧方式,将再燃技术应用于降低燃用低挥发分煤的固态排渣电站锅炉设计和改造中以进一步降低NOx排放并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锅炉运行中尽量减小各喷口风粉量的偏差,合理组织沿炉膛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倒梯形、缩腰形等)的分级燃烧实现降低NOx排放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9.
锅炉管组集箱静压分布的离散模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集箱中的静压分布是计算诸如过热器和再热器锅炉管组流量分配的关键。由于集箱中的流动情况十分复杂,在目前的计算方法中,采用连续模型来简化静压分布。一种方法是用一条简单的抛物线静压分布曲线;另一种方法是假定一条连续的长槽来代替集箱上离散的支管。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比较,指出这些连续模型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沿集箱长度有支管和无支管的实际情况列出的动量方程得出离散模型下的静压分布。离散模型的计算结果和  相似文献   
80.
二次风对层燃炉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成  罗永浩  陆方   《动力工程》2006,26(6):780-783,807
在单元体层燃炉模型炉上,对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前后的燃料层温度、烟气中的CO、O2、NOx浓度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后,点火时间缩短,燃烧剧烈区出现较晚,CO和O2浓度降低,有利于可燃气体的燃尽,减少了主燃烧区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