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增材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激光、材料等学科的进步促进了制造技术的更新与发展,RP技术就是应用了这些新技术,采用增材制造的概念而产生的,这一技术为设计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一技术与一些复形工艺相结合,可以形成支持产品快速开发的系统。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武钢第一炼钢厂铝钢生产的连铸工艺控制,主要从钢包、保护浇铸、中包内衬与覆盖剂、塞棒水口、保护渣、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结晶器振动以及结晶器电磁搅拌等8个方面,分析了其对铝钢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3.
U形密封环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常用的一种密封结构,其密封性能是决定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U形环的密封机制,改善其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构建U形环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常温预紧工况和低温工作工况下密封环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20 ℃)预紧工况,低温(-183 ℃)工作工况下U形环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和接触应力更大,但仍存在密封面接触不充分的问题。采用密封界面形貌的优化设计方法对U形环密封界面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U形环密封面从平坦形貌变为非平坦的非线性形貌,低温工作工况下U形环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增加了138%,接触应力分布均匀程度提升了99%,密封面的有效接触宽度大幅增加,接触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大幅改善,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4.
为了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运行水平,运用混合智能技术建立了飞灰含碳量目标值模型.从运行优化角度提出了飞灰含碳量目标值的定义和技术可行方案.通过对锅炉的历史运行工况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建立了锅炉历史最优工况数据库,以此作为训练样本建立飞灰含碳量目标值的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了实例验证后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具备自调节能力,能够向运行人员实时提供当前工况下的飞灰含碳量目标值,为飞灰含碳量的实时优化指明了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5.
对螺旋内齿圈螺旋拉刀的基本结构和整体制造流程及方法进行了解析。从轿车用自动变速箱的螺旋内齿圈结构出发,对螺旋拉刀的粗切段、精切段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螺旋拉刀制造中前刀面刃磨的砂轮姿态设置、有后角要求的精切齿切削刃磨削、不同齿形交替排列粗切段的切削齿加工干涉、切削余量在廓形方向分布的精切齿铲背操作中的干涉等问题,结合制造工艺进行了相应的基本分析。根据螺旋拉刀粗切段和精切段的切削齿分布形式和具体结构,分别制订了合理的制造流程,并给出了优化后的精切段台阶结构走刀路径形式。结合制造流程,给出了简洁的在机检测工序,并指出跨棒距和测头检测的可行条件及操作注意事项。开发出参数输入界面优化的螺旋拉刀制造CAM软件,完整地实现了粗切段、精切段的试磨和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整套制造流程和相关的制造问题数学解析有利地支撑了螺旋内齿圈拉刀的制造。  相似文献   
86.
影响平面单环闭链结构装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有杆件加工偏差、装配约束误差以及铰链间隙。而铰链间隙的随机性导致平面单环闭链结构装配误差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能够实现装配精度预测和获得装配误差边界,通过分析平面单环四杆结构装配特点,提出单杆件固定和双杆件连接两种装配单元,并建立两种单元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无间隙平面单环闭链结构装配误差建模。然后通过引入连杆机构旋转法则,以虚拟杆件表征铰链间隙并将其视为"短杆",从而基于杆件旋转不变性建立了考虑间隙的平面单环闭链结构装配误差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装配误差边界计算方法。最后以平面五杆单环结构作为数值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与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介绍化工行业标准改性聚丙烯厢式和板框式压滤机的编制情况及标准主要内容,其中有型式参数,技术条件,选用说明  相似文献   
88.
Cu(I)-SCN~--RB三元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铜闫永胜,洪军,宋艳华,冯桂荷,张首才,袁福田(四平师范学院化学系,四平,136000)刘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关于铜的三元体系光度法已有不少报导[1~4],但均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出了聚乙烯醇(PVA)...  相似文献   
89.
笔架山水库新建溢兴道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采用钢纤维硅粉砂浆进行补强加固处理,经四年多运行考验工程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0.
由于铸坯弯曲、划痕等缺陷较为严重,导致部分铸坯降级外卖或判废,针对这些问题认真分析了二冷水、喷嘴堵塞、足辊积渣以及切割毛刺等因素,通过技术改进及严格管理,大大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和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