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造纸湿部施胶用两性淀粉LXB-3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LXB-3的最佳制备工艺为pH=11,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添加量6.0%,冰醋酸添加量1.5%,阳离子反应时间4h,羧甲基反应时间2.3h。所得产品LXB-3淀粉用于纸张湿部施胶,能够提高纸和纸板耐折度、耐破度、环压强度等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52.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铁磁相CoFe2O4(CFO)陶瓷粉体表面包覆二氧化锆,形成核壳薄层。添加钨锌酸铅-钨铜酸铅(PZW-PCW)低熔点辅助剂以降低铁电相锆钛酸铅镧(PLZT)的烧结温度。采用CFO和PLZT[Pb1-1.5yLay(Zr0.58Ti0.42)1-1.25zNbzO3,y=0.06,z=0.02]粉体混合共烧工艺制备CFO/PLZT 0-3复合多铁性材料。研究了铁磁相含量、陶瓷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烧结工艺条件对陶瓷介电、压电、铁电性能的影响。XRD、SEM分析表明,二氧化锆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可有效阻挡铁、钴离子扩散进入PLZT相;同时相对较低温度烧结使PLZT钙钛矿相和CFO尖晶石相稳定共存。当磁场强度为334.23A/m,频率为229kHz时,1 050℃烧结的复合陶瓷(CFO质量分数为0.20)的磁电转换系数约为401mV/A。  相似文献   
53.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应力巷道的底臌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现状,根据“强弱强结构”原理深入分析了底板中部卸压槽支护技术机理,在巷道围岩高强度支护的基础上,采用了底板中部卸压槽支护技术解决高地应力巷道底臌问题。由于底板中部卸压槽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困难,在巷道卸压支护中很少应用,为了解决施工问题,底板中部卸压槽采用了“二次爆破”技术,并优化技术施工方案,平行作业,保障了施工进度,成功解决了底板中部卸压槽的施工难题。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高应力巷道周围岩体的变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采用卸压槽支护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应力巷道底臌问题, 维护了巷道的稳定性,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4.
采用恒界面池法,对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酚的传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搅拌速率、温度及相界面积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BP萃取酚的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萃取过程,其正向络合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31kJ/mol,萃取速率受搅拌强度和相界面积的影响较为显著,从实验结果推断其萃取过程为扩散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55.
杨青松 《中外电器》2012,(7):161-16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也需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好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和深化管理水平。本文尝试提供一种思路,通过教学装备维护过程来不断完善有关数据,以建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资源的基础数据面,横向扩展的同时,纵向各级教育局也可以建立区一级甚至市一级教育技术装备资源的动态数据库,从而全面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56.
针对天然气井井口采气树大四通上下法兰、双公短节、表套技套环空等部位存在的漏气隐患,考虑井口漏气部位结构特点,结合外部带压堵漏技术原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渗漏部位整改治理措施。通过优化堵漏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密封脂,制定合理的带压堵漏施工工艺;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该工艺进行改进和可靠性验证。采用带压堵漏技术对井口漏气部位进行堵漏治理。应用结果表明:该带压堵漏技术能够成功封堵天然气渗漏,消除气井安全隐患,具有施工周期短、安全环保、不污染地层等优点,为气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7.
使用BAg72Cu钎料对TU2无氧铜与稀有金属铪(Hf)进行真空钎焊。借助金相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室温剪切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钎焊工艺参数(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钎焊后获得的焊缝组织致密而连续,焊缝区均存在三个不同形貌的区域:铪侧的黑色区、中间花纹状Ag-Cu共晶区和铜侧的峰峦状或鹅卵石状铜基固溶体区。随着钎焊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焊缝中峰峦状或鹅卵石状组织越来越大,黑色区也越来越宽,而中间共晶区则减小。黑色带状区域中的Hf元素含量均大于4%,明显超过了相图中Hf在Ag、Cu中的饱和固溶度,说明该区域中不可能仅存在铜或银与铪的二元固溶体组织,有可能存在三元固溶体或含铪金属化合物。两种工艺参数均对接头的剪切破断应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8.
通过几种镍铬基涂层在天然海水浸泡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实验、线性极化实验,分析其腐蚀率,比较耐蚀性和腐蚀电化学特征,并进行了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经微晶化处理和防晶间成分偏析的微晶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分析认为镍铬基涂层遵循钝化腐蚀机理,镍铬基涂层的耐蚀性与涂层表面钝化的完整性。表面的成分均匀性及合金晶尺寸大小等因素相关,验证了非晶化或微晶化有助于防止涂层表面产生腐蚀原电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为提高1780 mm热轧线接坯辊道刚度,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措施,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接坯辊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辊道刚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0.
提出一种GPRS水情遥测中心一体化标准化接收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设备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具有外观标准简洁、模块布置规范合理、安装方便等优点,其双电源模块和电源切换模块的设计以及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实时状态显示功能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接收装置各模块连接不规范、单一电源设计容易造成启动故障以及无法网络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