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为提高油气管道超声波探伤的技术水平,解决缺陷“三定”及客观纪录等问题,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的要求,1993年10月7日至9日由工程技术研究所组织石油部门所属9个单位的13名无损检测专  相似文献   
32.
介绍轴承修复的必要性及工艺方法,实践证明,成功被修复的轴承的使用周期不低于新轴承的使用周期,轴承修复与更换轴承相比,在交货期和成本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3.
论述了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天线风压的原理,采用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的数值研究方法对具有风洞实验结果的矩形平面天线的风压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天线工作面风压的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风向角下天线阻力系数,并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风速与风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风洞实验结果比较吻合,风速或雷诺数变化对风载阻力系数无影响,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在天线风载计算及周围风场分析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针对传统浮选柱液位控制采用U型管法和尾矿调节阀法存在自动化低、精准性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缺陷,重新优化设计了选煤厂浮选柱液位控制。设计了浮选柱液位自动控制的测量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结构,实际生产中的选煤厂浮选柱液位控制采用了PLC自动化控制,实践表明效果优良。浮选柱液位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选煤质量,而且显著提高了选煤厂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5.
心律失常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采用心电信号(ECG)实现心律失常自动分类可有效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此,该文基于1维心电信号,提出一种改进的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方法实现心律失常自动分类。该方法首先设计深层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心电信号进行深度编码,提取心电信号形态特征。其次,搭建长短时记忆分类网络实现基于心电信号特征的心律失常自动分类。基于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缩短分类时间,并获得超过99.2%的分类准确率,灵敏度等评价参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满足心电信号自动分类实时高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针对准Z源逆变器(qZSI)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的特点,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提出一种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由准Z源网络电容电压闭环与PMSM电磁功率前馈生成电感电流参考值,通过预测电感电流值并引入子代价函数来确定是否选择直通(ST)状态,以实现qZSI的升压控制。在非直通(NST)状态下,分别对8种开关状态下的PMSM定子电流进行预测,并与转速闭环控制生成的参考电流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开关状态,以实现对PMSM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实现对qZSI的升压及PMSM转速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结合徐州矿务局夹河煤矿浴室屋盖工程,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雁形板组成的新型伞状结构.  相似文献   
38.
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的室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在剂量测量精度、实时性、可重复性上具有优势,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由平行板电离室单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构成,阵列单元由充空气的腔室(空腔)及其室壁构成。根据空腔理论,空腔中的电离几乎全部由来自室壁的次级电子产生,因此研究室壁效应是提高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性能与优化其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在不同部位的室壁中产生的次级电子数量随室壁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入空腔的大部分次级电子由电离室前壁产生,且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加,次级电子数达到最大所需的室壁厚度也增加;对于侧壁和后壁,大部分次级电子产生于空腔附近2~3 mm厚的室壁中,且对入射光子能量不敏感。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探测器结构对各探测单元之间信号串扰的影响。结果表明,串扰程度与侧壁厚度密切相关,且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与空腔尺寸的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对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9.
闫洪  杜强  邓之福 《有色金属》2007,59(1):5-9,20
研究用于金属橡胶复合制品的Q235钢基体上制备替代电镀黄铜层的化学镀镍基合金层。用化学镀方法研制Ni-3.03%P.Ni-6.41%P.Ni-10.08% Cu-2.69%P三种合金镀层.其中Ni-6.41%P和Ni-10.08%Cu-2.69%P为非晶态合金镀层。在硫酸和盐酸腐蚀介质中.非晶态镀层的腐蚀速率低于电镀黄铜层,且三元Ni-10.08%Cu.2.69%P合金层耐蚀性优于二元Ni-6.41%P合金层。  相似文献   
40.
金属成形过程组织演变的CellularAutomaton模拟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殿中  杜强 《金属学报》1999,35(11):1201-1205
结合金属凝固过程的热成形过程的温度场,浓度场,应力应变场等的数值模拟和结晶,再结晶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建立了金属成形过程组织演变的宏-微观耦合模型,利用CellularAutomaton方法。依据建立的模型对K417Ni基合金叶片的凝固组织形成过程呼热加工过程的再结晶组织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