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综合考虑了多种资源约束水平的不确定性和油田开采系统的各种复杂因素,利用多约束水平线性规划框架研究了油田开发的产量构成优化问题,并建立了油田产量构成优化的优化模型.介绍了按全局产量构成优化分配和按采油厂产量构成优化分配建立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约束水平、数学模型及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大宁-吉县区块投入煤层气勘探开发近10年,直(斜)井平均单井煤层气产量约为300 m3/d,经济效益较差。分析认为:煤层气压裂裂缝长度较短,目前井网井距的丛式井组压裂后难以达到整体降压的效果;而如果采用水平井,水平段每级较短距离分段压裂改造,能够达到同层整体面积降压的效果,可极大提升整体开发效益。2013年该区开展了中国第一口煤层气水平井套管完井分段压裂试验,单井产气量达12 000 m3/d;2015年又陆续开展了3口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试验,单井产气量介于6000~12000 m3/d(目前还处在稳定上产阶段),取得了较好的产气效果。相对于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大宁-吉县区块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主要在钻井压裂一体化设计、射孔方式、段间距选择、复合压裂液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创新。总结该区煤层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方案(钻井压裂一体化设计、射孔方式、分段方式、压裂液体系优选、压裂规模优化等方面)的整体设计思路及现场应用经验,对于其他区域低渗透煤层水平井压裂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用单因素提取和多级逆流提取的方法提取低果胶的萝卜红色素,以色素和果胶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表明,用65%乙醇溶液,料液比1:6,pH3常温浸提5h,可达到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乙醇沉淀法测得提取液不含果胶。比较静态提取和逆流提取方法,逆流提取增加两相的色素浓度差,提高了传质动力,因而可加快色素平衡时间,提高色素平衡时的浓度,提高了色素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24.
利用GC-MS分析方法,比较了自制的天然酶解奶味香基和不同奶味香精的组成成分及香气变化规律。复配香精A、复配香精B、复配香精C、复配香精D、天然发酵香精E、自制酶解香基F中分别鉴定出18、22、30、15、30、14种组分,组分种类包括酸类、内酯类、脂肪酸酯类、芳香及杂环类、酮类、醇类、烃类等7种类型。不同复配香精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酸类、内酯类和脂肪酸酯类之间的比例和数量有所不同,进口天然香精E各组分分布较均衡且含有较多的芳香及杂环类,自制酶解香基F的酸类比例较大以及特征性香气成分含量少。增加香气成分的种类,均衡各香气成分间的分布,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25.
针对光伏阵列发电系统,在局部阴影情况下,研究推导光伏阵列数学模型。同时,分析加装旁路二极管、光伏阵列拓扑结构、光照强度大小及分布形状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传统功率跟踪优缺点。提出一种全局最大功率搜索与局部功率极值跟踪相结合的全局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并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
锅炉燃烧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粉和燃烧环境对锅炉的稳定燃烧起着重要的作用。燃料的着火及稳定燃烧与燃烧环境是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从煤粉和燃烧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7.
朱卫平  吴玫蓉  孙健  张剑  陶顺 《电测与仪表》2015,52(1):24-29,40
现有串联校正器的参数设计仍然采用工程试凑法,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相光伏微源的串联校正器参数设计方法。首先,针对微网中的三相光伏微源通常所采用的PQ控制,推导了更适合设计串联校正器参数的电流环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电流环这一恒值控制系统,基于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提出了三种串联校正器的参数设计方案。最后,在MATLAB环境下采用算例验证并且比较得出具有最佳控制性能的方案;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采用主从控制的微网平台,在不同的情况下,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的最佳方案,在实际模型中不仅使PQ控制的控制性能最佳,而且对v/f控制效果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8.
湘西北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优选有利区,从有机地化特征、孔裂隙特征等方面对页岩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平均厚24 m;有机碳含量(TOC)为0.7%~1.5%;干酪根类型为Ⅰ型,镜质组反射率Ro为1.06%~3.95%,平均值为1.99%,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孔裂隙发育,孔隙度平均为5.6%。总体认为,湘西北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具备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良好条件,有利区位于张家界—桑植—永顺一带。  相似文献   
29.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套管在内压下的破裂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弹塑性大变形理论,建立套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偏磨套管的破裂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新的判断套管破裂的强度准则,给出了“月牙形”模型中偏磨率和“偏心筒”模型中偏心率的关系,并讨论了偏磨半径和偏磨率对偏磨套管破裂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套管内壁应力达到极限强度作为套管破裂的强度准则较为准确;偏磨半径对套管破裂强度影响较小;破裂压力随偏磨率的增加近似呈线性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套管柱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0.
针对采用单一启发式规则的分段线性表示方法存在局部最优化和无法准确预计分段数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固定分段数分段线性表示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重构思想引入分段线性表示方法研究中,同时将自底向上算法的拟合误差阈值改进为分段数阈值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通过模态重构思想过滤掉细节信息,提取到全局性分段点;然后,根据各初始分段子序列的波动程度,确定子序列段内分段点数量分布;最后,采用基于分段数阈值的自底向上方法将子序列合并到要求的分段数。该方法不仅继承了自底向上方法拟合误差小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局部最优化以及不能预计分段数的缺点。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克服了局部性的缺点,并有效减弱了噪声的干扰。相比现有方法,在压缩率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拟合误差更小。最终,在压裂施工时序数据趋势提取的应用中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