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18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独立运行光伏电力系统中存在着电压稳定问题.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问题的性质,采用时域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应用Matlab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平台,采用瞬时无功功率求解法快速检测无功功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导致该类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暂态电压稳定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对独立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电力电子电机系统通用仿真软件SPPEC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适用于电力电子电机系统的仿真软件SPPEC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并以实验验证仿真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身份认证是信息家电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网络中身份认证技术,根据嵌入式信息家电的特点,建立了两层验证的信息家电身份认证体系,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液介式超声波液位测量的声速校正问题,在分析声速场重建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未放置校正块区域的声速分布,实现了一种与测量量程无关的声速校正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液介式超声波液位测量仪器的一致性。实验表明,采用该方式在液介式超声波液位测量装置上实现了高精度液位测量,测量量程为1 500mm时绝对误差小于±1mm,解决了仪器一致性和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5.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通过引入具有高度可控性和灵活性的柔性直流技术,从结构上改变了目前配电网的联络和供电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大型交流配电网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未来配电网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本文从系统形态、运行控制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总结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研究存在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交直流配电网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多微网集成聚合控制与运行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多微网柔性直流互联方案及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介绍了多微网柔性直流互联结构和电压源型变流器(VSC)模型。然后,以微网中电压波动最小和系统网损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交流系统、直流系统和VSC的运行约束,提出了基于柔性直流互联多微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改进非劣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和交直流混合潮流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帕累托(Pareto)最优解集,针对Pareto最优解集中解的数量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模糊聚类法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筛选,得到最终优化调度方案。对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微网电压的波动,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同时保证系统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煤矸石识别系统的构成和标准模型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通过仿真试验实例对如何应用这种方法构建实时分选系统作了详细描述。最后的试验结果显示出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8.
论述了煤矸石双能法动态识别模型的建立和双能源的能量确定方法以及基于该识别模型的煤矸石在线识别与分选系统的构成。该识别模型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了中、低双能γ射线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对不同粒度煤和矸石的组分动态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若干传感器设计与应用中的典型实例分析,阐明了激励方式与传感器特性之间的基本关系及作用。因而改变传感器的激励方式可以用来调整传感器接口特性,或提高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0.
张朴  彭齐治  孔力 《焊接学报》2005,26(11):24-26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激光焊接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并详细说明了基于LabWindows/CVI开发环境的监测系统软件研制。该系统采用三路传感器对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蓝紫光、红外光和声波信号进行采集,使用DSP对原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数据融合,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焊接质量结果。通过实际的焊接试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