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 对目前介入放射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培训大纲、根据生源特点制订培训计划,根据研究生性质制订培养目标。同时合理设置课程、完善考核制度、并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严格研究生管理。结论 建立合理的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培养合格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2.
介入放射技术已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对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管内及经阴道终止妊娠等常用妇产科技术作一述评.尽管妇产科介入技术有其独特优势,但把握好适应证,规范介入操作,减少并发症,仍是需要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椎体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转移性肿瘤8例、血管瘤4例.病变部位分别在L112个、L26个、T12和L4均为4个、L33个、L5和S1各1个.在C形臂X线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3~10ml骨水泥(平均5.6ml),术毕患者保持仰卧位4h,观察、抗感染治疗1~3d并复查平片或和CT后出院.观察止痛效果、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共治疗25例31个椎体(其中23例29个椎体行单侧穿刺、2例2个  相似文献   
54.
近年,虽然肝癌(原发性、继发性)切除技术有较大提高,但由于术后剩余肝脏组织(future liver remnant,FLR)太少,将会导致肝功能衰竭、感染、出血、甚至死亡,因此,肝癌的切除率仍维持在很低的水平.1986年,Kinoshita等[1]首先在肝细胞性肝癌切除前行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二期手术切除肝癌,取得满意效果,认为PVE安全、有效、实用、不增加肝切除难度,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较低.近年来,PVE临床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介绍近年PV  相似文献   
55.
56.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口鼻腔大出血的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回顾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经治的121例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116例接受TAE术治疗患者分别进行1~3个月随访,了解栓塞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中96例(82.7%)出血完全控制,19例(16.4%)1周内再次出血并经药物治疗得以控制,1例(0.9%)1周内再次出血接受二次栓塞治疗;77例(66.4%)无明显并发症发生,35例(30.1%)出现颌面部疼痛、麻木,低热,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0.9%)出现面部皮肤坏死及重度头痛,3例(2.6%)因脑栓塞出现卒中症状。结论 根据不同病因及责任血管选择适宜栓塞材料,TAE术治疗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可快速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栓塞后综合征、局部缺血、末梢循环缺血所致局部坏死,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异位栓塞所致颌面部皮肤坏死、脑梗死。

  相似文献   
57.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通过导管选择性插至肾上腺静脉内采取血样的一种介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鉴别诊断.熟悉肾上腺静脉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可快速获得足量有效的样本,减少并发症.肾上腺静脉采血诊断准确、技术可行,应成为明确PA病因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射频消融日益广泛应用于肾癌治疗,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近期疗效,具有微创、安全、操作方便、并发症轻、患者痛苦少等特点。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改进电极针,提高射频技术,联合c其他疗法等以提高疗效,并建立更合理的包括影像检查技术在内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9.
王孝运  段鹏飞  倪才方 《工业加热》2018,(12):1140-1143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否植入支架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或AngioJet机械吸栓清除血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其中32例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支架组),28例未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溶栓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调查量表(CIVIQ)评分[3]及临床表现、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组与对照组溶栓时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0.4±7.8)个月, 支架组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CIVIQ评分、CEAP分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清除后同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提高急性下肢DVT伴髂静脉狭窄/闭塞患者近中期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估“三明治法”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治巨大脾动脉瘤6例,其中真性脾动脉瘤5例,2例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假性脾动脉瘤1例,位于脾动脉中段。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和(或)CTA确诊。治疗方法均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流入动脉和流出动脉,即所谓“三明治法”。术后随访1~9年,依据CT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临床症状评估疗效。结果所有6例脾动脉瘤均通过“三明治法”成功孤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伴发恶性骨肿瘤死亡。其余5例存活患者随访CT检查显示动脉瘤腔封闭良好,未见血管再通,2例患者有小面积扇形脾梗死表现。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三明治法”对于巨大脾动脉瘤栓塞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