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现有的旋转备用配置方法多将旋转备用的来源限定于常规发电机组,较少虑及储能装置与柔性负荷等新兴电力设施对旋转备用优化配置的积极影响。为此,文中提出了电网广义旋转备用的概念;借助序列化建模思路与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相依结构的Copula函数,建立电网等效负荷(电网原始负荷与对应时刻点新能源发电出力的差值)波动量与预测偏差模型;综合考虑系统频率响应特征,以电网广义旋转备用购置成本、停电损失成本与弃新能源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系统频率响应的新能源高渗透电网广义旋转备用优化配置方法。以新疆某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付林  江亿 《热电技术》1999,(3):4-12
将采暖建筑物、热网、热电厂及电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了供热系统热力工况热惯性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热电厂参与电力调峰的优化运行方式,给出了该运行方式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最后,以单元制抽凝机组为例,得到整个采暖期调峰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93.
赤峰市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该示范工程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其节能效果.示范工程的运行与测试分析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到25 ℃左右,同时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节能与经济效果显著,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多个小区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详细测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供水温度分栋可调技术、末端通断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95.
吸收式换热的概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能级不匹配的大温差换热过程存在较大的不可逆损失,将造成大量可用能的浪费,这种可用势能可用于驱动吸收式热泵等可逆型装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换热方式:以一端的大温差传热为吸收式热泵提供驱动力,实现局部由低温向高温的换热,由此形成了吸收式换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吸收式换热机组。吸收式换热突破了传统的"由高温向低温换热"的思维,也打破了以往吸收式制冷机仅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局限。吸收式换热理论适用于热能工程中各种存在能级不匹配的大温差换热过程,可降低这些环节的不可逆损失。通过吸收式换热,一方面可大幅提高热力管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管网的建设投资,节约输送泵电耗;另一方面可为低位余热回收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大幅提高系统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96.
相比传统方法,通断时间面积法作为一种新的热计量方法,有显著进步和明显优势,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目前已实现较大规模的应用。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通断时间面积法产品的制造商呈爆炸式增长,一定程度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只有清晰认识通断时间面积法的技术核心问题,才能在产品的改进、升级上少走弯路。本文介绍了通断时间面积法的核心理念首先是可靠有效的室温调控,其次才是用户可接受的"等舒适度等热量分摊"的分摊方法,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产品具备有效的预测占空比的智能通断调节方法和保证水力工况稳定的措施,最后针对供暖安全、异常处理,阀门选择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电去离子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去离子(EDI)技术工作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包括特种分离在内的国内外EDI技术应用进展,除传统的纯水制备外,特别对当前EDI的几个新兴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包括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化工产品分离纯化、树脂电化学再生、饮用水脱硝等.在研究进展方面,主要对EDI膜堆的结构设计、当前EDI运行过程中的结垢问题与防治措施、EDI与其他技术的集成以及传质机理研究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EDI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
风力发电因具有环保高效等优良特性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但风电功率的反调峰特性会造成系统出现弃风严重的问题.为提高系统对风电的消纳量,基于热电混合储能消纳弃风原理和需求响应可转移负荷模型的分析,以热电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提出了计及需求响应的储热式电锅炉与储能装置相融合的风电消纳优化控制模型.通过IEEE 3...  相似文献   
99.
付林  李斌 《激光与红外》2012,42(6):642-645
介绍了一种在腔内插入全波片实现671 nm激光低噪声稳定运转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全波片和Nd∶YVO4激光器的偏振特性构成双折射滤光片,使用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作为倍频晶体,在注入泵浦功率2.7 W的情况下获得149 mW的671 nm低噪声红光输出,光-光转换率为5.6%。使用该方法研制的激光器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中低功率激光器。  相似文献   
10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酸压技术经过近6年的攻关,成为奥陶系油藏开发的主导工艺之一。针对塔河油田前期的酸压管柱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设计出了适合塔河油田的新型酸压管柱,对新型酸压管柱进行了校核,并在现场开展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通过对现场试验效果进行分析,对该管柱的下步应用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