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9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光伏发电系统MPPT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适合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新型变步长和改进型扰动观察法,以及将目标点扩展为一个区域的概念。改进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有效应对光伏阵列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提高系统的有效产能,针对经典扰动观察法存在的振荡、误判问题,考虑到光伏阵列输出曲线最大功率点两侧斜率变化不一致和P-V曲线在工作区间内单峰性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速度,在PSCAD环境下建立的三相并网系统中也得到了良好的仿真曲线,提高了光伏并网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对并网电能质量方面的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为了改善基于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鉴相单相锁相环方法的锁相速度和提高其在电网频率变化时的锁相精度,文章在常规基于DFT鉴相单相锁相环基础上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减少锁相环中前向积分环节,PI调节器输出直接作为相位误差信号;二是增加电压频率跟踪环节,进而调节系统采样频率,实现同步采样。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此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精确的预测是保证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文中对多步滚动预测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ANFIS(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预测模型,进而实现对风电功率的实时滚动预测。以吉林省西部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其中在形成初始模糊推理系统结构时,采用的算法是减法聚类,该算法有效的避免了人工设定结构法产生的组合爆炸问题。将基于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和持续法进行风电功率实时多步滚动预测时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利用所提出的ANFIS预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后者的预测精度更高,进一步说明了ANFIS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电力系统分析"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过程,遵循突出工程,强化实践的原则,在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学科建设工作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5.
基于单机系统模型,研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针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中存在的敏感频段,提出基于带阻滤波原理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控制策略,以改善风电功率波动对系统频率的影响。基于单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和实测风电场功率波动数据,设计系统中风电装机比例较高情况下的风电功率注入对系统频率影响分析算例,分析不同带阻滤波参数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控制对系统频率偏差的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带阻滤波平抑控制策略能利用较小的储能容量最大限度改善风电功率波动对系统频率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对预测结果的评价均停留在常规统计学指标上,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某特定风电场所选取预测模型的优劣。简述了目前风电功率预测结果评价指标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预测误差评价和预报考核等指标的风电场输出功率实时预测效果评估方法,为不同地区风电场根据其风电输出功率变化的特点,选择预测模型以及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效果的工程检验提供依据。最后,利用吉林省某风电场实测数据,采用该评估方法对不同预测模型的实时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实现了该风电场不同预测模型间的择优,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7.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依然较低。在大规模风电基地联网运行的场景下,直接利用风电功率预测信息进行风电调度决策,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储能系统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能够有效应对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然而,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储能系统造价昂贵,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的调度入网规模是否可行,需要从经济性角度进行系统评估。该文提出利用储能减小风电调度风险的"源网协调"调度方法,构建了储能系统经济性评估模型,分不同的概率区间预测场景评估了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接纳规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能够为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调度入网容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电压源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VSC-HVDC)具有控制灵活且易于在送受端扩展新落点等优点,有助于新能源的友好接入,因而在新能源基地的直流输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柔直送端电网新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导致送端电网系统等效惯量持续降低、调频能力大幅减弱。针对高新能源渗透率的送端电网系统,利用VSC-HVDC对有功功率的独立与快速调节的特点,在传统的定有功功率控制中引入有功功率-频率(P-f)斜率特性,设计反下垂控制策略,使其参与送端交流系统的频率调节。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电网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提高了送端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大规模光伏电站多位于电网结构薄弱的沙漠/半沙漠地带,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使得电网等值阻抗不可忽略,影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弱电网接入为研究背景,给出了多个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模型,从电能质量、动态响应和系统稳定性3个方面分析了电网阻抗和并联数目对逆变器并联运行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PSCAD软件对上述分析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构建了光伏逆变器稳态模型,分析了逆变器的运行控制关系和单级式、两极式逆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无功调节能力。以补偿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时系统所需的无功为目标,构建面向光伏电站运行的无功控制策略,分析并得出适用于光伏电站优化的P-λ运行关系曲线,从而节省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所需的费用并能降低线路损耗。文中以某光伏电站实际运行为例,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