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业科学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相似文献   
62.
粳籼稻亚种苗期叶片荧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粳籼稻亚种苗期连体倒二叶的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水稻叶片的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qN)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所用材料本身的耐光抑制能力有关。在苗期,粳稻02428的耐光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籼稻龙特浦B,籼稻9311的耐光抑制作用也强于粳稻9908,从而得出粳稻02428、籼稻9311在苗期有很好的耐光抑制的特性。上述结果为水稻高产、稳产育种以及鉴定耐光抑制种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种衣剂对小麦后期灌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种衣剂都能够提高作物的成苗率,并提高幼苗素质,增强植株抗性,增产增收,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本文作者对选用种衣剂处理的小麦良种扬麦158及其对照进行了观察与试验,并在小麦的灌浆后期对其灌浆强度进行了测定,初步得到了经种衣剂处理的扬麦158后期籽粒的灌浆强度有明显增强,同时,产量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4.
[目的]给不同类型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方法]利用不同氮肥水平进行处理,分析氮肥施用量对强筋、 中筋和弱筋3种类型品种产量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于2007~2008年,选用安徽沿淮及江淮地区稻茬种植的3个小麦主推品种,对品种和氮数基追比2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数基追比在7∶3时可以提高3个品种的产量,烟农19、皖麦52和皖麦48产量分别为7 837.35、8 028.00、8 637.00 kg/hm^2。而不同基追比对不同品种小麦品质的影响则并不相同。[结论]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配合适当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本苗分别为:M1(225万/hm^2)、M2(300万/hm^2)、M3(375万/hm^2)。[结果]处理N1M3的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均最高,分别达15736.44kg/hm^2、28076.47元/hm^2、21712.35元/hm^2、5.15%、13.06%和4.41。在同一密度水平下,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的变化趋势分别为:N1〉N3〉N2、N1〉N3〉N2、N1〉N2〉N3、N1〉N2〉N3、N1〉N2〉N3、N1〉N2〉N3;在同一肥力水平下,其变化趋势分别为: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结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适度降低施氮水平、提高基本苗数能稳定稻麦周年生产力。  相似文献   
66.
浅析小麦冻害机理及田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前  黄正来  何金铃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00-100,140
本文分析了小麦冻害的机理和原因,并提出受冻害苗类的管理和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为探究双波段光谱仪CGMD-302在监测小麦长势上的可靠性与精准性,同时使用高光谱仪UniSpec SC与双波段光谱仪CGMD-302测试各生育时期小麦冠层信息,并定量分析了植被指数NDVI、RVI、DVI与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干重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相同波段反射率计算出的高光谱仪植被指数和双波段光谱仪植被指数均能较好监测小麦群体长势。在CGMD-302监测的叶面积指数模型中,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9,用以检验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分别小于0.792和0.225;叶片干重模型中,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5,用以检验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分别小于440kg/hm~2和0.239。通过分析发现,施氮270kg/hm~2既能保证产量又能兼顾品质,可作为适宜施氮量。适宜施氮量下,拔节期和孕穗期小麦适宜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65±0.09和5.95±0.32;适宜叶干重分别为:(1 554±168)和(2 231±130)kg/hm~2。结合CGMD-302监测模型可推算出拔节期和孕穗期适宜冠层群体的植被指数区间并应用于冠层群体诊断。  相似文献   
68.
以扬麦12为材料,在大田稻茬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播量、行距及氮素运筹栽培措施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总量为150~300 kg·hm-2下,基氮比例60%、叶龄余数为1时追施40%氮肥处理时,后期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全部基施氮肥;基本苗225万.hm-2时小麦产量极显著高于基本苗300万.hm-2和375万.hm-2。  相似文献   
69.
延衰剂对小麦开花后物质积累运转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开花期和麦粒形成期喷施延衰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延衰剂均可提高花后物质积累量和花前物质向籽粒运转率,对防止小麦后期早衰,提高籽粒中后期灌浆强度,增加粒重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0.
韩立德  黄正来 《种子》2006,25(1):51-53,55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对于菜用大豆品质方面(包括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卫生品质)的研究现况,简述了对其品质性状产生影响的采收期、贮藏方法二因素,为我国的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