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业科学   11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豪  魏若飞 《水产科学》1991,10(1):9-12
1990年6月,利用对虾育苗室,在45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太平洋牡蛎苗种1400万个,平均单位水体出苗33万个。卵孵化和幼虫培育所用海水均经次氯酸钠处理后使用。亲贝和幼虫培育均以等鞭金藻,叉鞭金藻,扁藻为饵料。幼虫培养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1/3。每隔3天倒池1次。水温在21~25℃条件下培育14天,当幼虫壳长达280~300微米时出现眼点并开始附着。  相似文献   
62.
本文作者查阅文献,就世界虾类市场近况、我国养殖对虾及其出口现状及对策和建议等问题进行概述。作者认为,要增强我国养殖对虾出口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把政策、措施、养殖生产技术、市场情报信息、目标市场和产品加工等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出口创汇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63.
64.
65.
选择不同养殖模式的养鸡场,对禽流感实施程序化免疫,开展鸡母源抗体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保护性抗体滴度研究,禽流感发生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结果表明,种禽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可达到8log2以上,规模养禽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达到6.5log2以上,散养模式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达到6log2以上。  相似文献   
66.
如何养好蝎     
近几年,蝎子市场一路看好,许多地方形成了养蝎热潮,但养蝎技术要求相当高,若饲养管理不当,很可能会惨遭失败。山东省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在研究实践中,根据各龄蝎的生活能力、特点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总结了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1、一龄蝎的饲养管理 由于一龄蝎的捕食能力差、口器小、活动范围小,限制了对饲料营养的摄取,所以在守食时,对一些体型稍大的活体昆虫,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更谈不上捕食。所以,要做好一龄蝎的保育,就必须供给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 适口性饲料,如蚂蚁、蛾、肉蛆,剁成肉泥的…  相似文献   
67.
茶,久饮,可以益思、可以养性;茶馆,常往,可品茶论道,道尽天下时事……市场就如此茶,需时刻关注、不断评析,久之,便可把脉市场风云,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68.
莫立鲜 《广西蔗糖》2000,(4):6-8,20
我国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因此,干旱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南方雨量虽多,但分布不均,旱坡地经营出现旱灾。南宁市郊区实施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糖料开发项目,重点推广甘蔗节水灌溉和渠道三面光、管道输水、喷灌等技术。节水灌溉是改造中低产蔗田,增强甘蔗生长后劲,改善蔗区生产条件一项适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具有节水、增产、节地、省工等优点,群众容易接受,达到的高甘蔗单产、糖分,增加国家、糖厂、农民收入的目的。据示范区统计,示范区实现“吨糖田”。  相似文献   
69.
<正>三农问题,我不专业,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至今依然是在城市流浪20多年的一介农民。岁月流逝,我的农村和农民的情怀越来越浓,但是,我的乡愁却越来越淡,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乡愁被严重污染了。我讲三农问题,不是探讨学术,而是用我的良心,诉说我的困惑和伤感。是的,这几年回农村的老家,都要伤感一次,带着隔膜和大大的问号,到城市  相似文献   
70.
陕北马铃薯产业开发调查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