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2篇
农业科学   200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研究不同纸袋对果实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与套袋果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发育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采收时,对照果实葡萄糖含量最高,套袋处理为“小林牌”袋〉“前卫牌”袋〉“彤乐牌”袋;而蔗糖含量为“小林牌”袋〉“彤乐牌”袋〉“前卫牌”袋,对照最低;套袋处理与对照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2.
利用叶绿素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叶色不同的晚熟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4个氮肥水平下水稻分蘖盛期和抽穗期主茎顶部3张叶片的叶色SPAD值以及叶片氮含量.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顶3叶SPAD值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变化最大,不受品种的影响,并且与水稻总叶片含氮量及植株含氮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测定水稻顶3叶的SPAD值可以诊断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3.
以鹰嘴豆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的优化,建立其籽粒贮藏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并通过电泳图谱的分析,了解贮藏蛋白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贮藏蛋白斑点约380个,等电点范围在pH4.0~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pH6.0~7.0;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120000,表现出2个分布峰,一个在30000~40000,另一个在50000~60000;鹰嘴豆与大豆籽粒贮藏蛋白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布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84.
甜菜SSR反应体系优化及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选育优质甜菜新品种,利用SSR法筛选与高糖、高产、耐盐相关的分子标注.[方法]研究对甜菜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Analysis,BSA)对具有高糖/低糖、低产/高产、耐盐/不耐盐三种重要农艺性状的甜菜亲本和F2代植株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建立了适宜甜菜的SSR-PCR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含l×Buffer、2.0 mmol/LMg2+、1.5 uTaq DNA聚合酶、0.20 mmol/L dNTP、1.5 μmol/L引物、60 ng DNA模板.依据优化体系,对不同农艺性状的甜菜亲本与F2代进行SSR-PCR扩增分析,高糖性状获得了200和100 bp两条与高糖性状连锁的标记,250和230 bp两条与高产性状连锁的标记,550、250和100 bp三条与耐盐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论]研究获得的7条特异条带是与甜菜重要农艺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将为甜菜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制备复方玄参口含片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以玄参地上部分提取物为主药,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以口含片外观、口感和崩解时限等因素为指标,确定口含片的制备工艺路线,并筛选出最佳处方;以哈巴俄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口含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最佳处方组成为玄参地上提取物(6.7%)、杜仲叶提取物(4%)、甘露醇与糖粉混合物(36.7%)(1∶1,V/V)、薄荷脑(0.95%)、硬脂酸镁(0.24%)。[结论]按照筛选的处方和研究的制备工艺,配制出了符合要求的口含片,并测定了其主要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长白山北坡针叶林带蛾类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对长白山北坡针叶林蛾类做了较全面的调查,针叶林带蛾类种类共计12科,118种,其中夜蛾和尺蛾是北坡针叶林带蛾类的优势类群,各月份蛾类组成及数量差异较大,7月份蛾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都最高,6月份蛾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最低,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一至,相关系数为-0.15,不同月份的蛾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87.
甜菜离子注入诱变早熟突变体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获得的甜菜早熟突变体W11和未做诱变处理的7208为对照材料,提取DNA并进行RAPD分析,选取800条RAPD随机引物对W11和7208进行扩增,结果表明,W11?208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从8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45条在W11和7208中存在差异, 存在差异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数的5.6;,表明W11和7208种的相似性很高.该研究利用W11和 7208做亲本构建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进而定位早熟性状基因或QTL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 ≥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 ≥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9.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香葱灰霉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4种杀菌剂对香葱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单剂中,24%腈苯唑SC、25%己唑醇SC、40%嘧霉胺SC、50%咯菌腈WP、50%异菌脲SC、5%井冈霉素AS、25%嘧菌脂SC和51%申嗪霉素AS对香葱灰霉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51 5、0.200 1、0.266 5、0.391 6、0.590 6、1.487 9、2.024 0、2.392 2mg·L~(-1);不同复配剂中,85%烟酰·嘧霉·菌胺EW、36%噁霉·菌酮·申嗪AS和26%苯甲·嘧菌酯SC对香葱灰霉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269 6、0.811 8、1.185 6mg·L~(-1)。该研究结果为香葱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药剂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厌氧发酵消化液回流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回流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产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液回流体系中,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均高于产甲烷古菌,并随回流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而产甲烷古菌无明显变化;细菌群落主要分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8个不同的门类,厚壁菌门、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不同水平上的优势细菌,相对丰度分别从初期的62.79%、58.62%、35.44%上升到81.46%、68.19%、39.10%;产甲烷古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绝对优势,在接种物中,第68 d和第219 d相对丰度分别为94.76%、99.89%、99.59%,属分类上主要有7种,其中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的相对丰度由23.99%升高到72.28%,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球菌属(Methanosphaera)分别由16.34%、21.71%降低至3.70%、12.93%;日平均产气率由初期的409 m L·g~(-1)升高至477 m L·g~(-1),在219 d的试验中,氨氮和有机酸浓度均呈升高趋势,但并未对厌氧发酵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厌氧发酵回流体系中微生物以梭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为优势菌属,产气率随其相对丰度的增大而升高,而与甲烷短杆菌属和甲烷球菌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