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结合理论食品感官分析技术。提出一套菜用大豆感官品质鉴定体系;(1)评价人员的选定与考核。(2)模糊综合感官评价分析。(3)主观偏差的检测。按此体系对154份夏播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感官品质鉴定。发现感官品质较差品种14份,一般品种75份,较好品种60份,优良品种5份,其中南农大黄豆,台湾309,海系13,金湖大青豆,香水豆为优良品种,结果还表明;华南热带四季大豆区,长江中下游春夏豆区存在丰富的感官品质优良的品种资源。中南春夏秋豆区。西南高原春夏豆区,国外地区选择潜力较大,进行感官品质育种选择改进为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小麦品种烟农19的若干农艺性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播期、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可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改善若干农艺性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部分品质性状的改良.讨论小麦品种"烟农19"在灵璧县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红麻种子超干贮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粤丰1号和青皮3号红麻种子为试材,进行超干贮藏研究。两品种种子的原始水分分别为13.69%和10.72%,经日晒降水至8.37%和9.10%,再用硅胶作干燥剂,将粤丰1号种子水分降至5.80%、4.65%、3.51%,青皮3号种子水分降至6.45%、5.22%、4.51%、3.70%。各水分种子分别密封贮藏于室温和0~5℃低温下,11个月后取出种子经室内水分平衡后测定生活力和活力。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和低温下适当低水分贮藏,均可使红麻种子保持较高生活力和活力。粤丰1号最佳水分,室温下的4.65%,低温下的8.37%;青皮3号最佳水分,室温下为4.51%,低温下为9.1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y=443.13-6.61x1(支链淀粉含量)-251.51x2(直/支比)。  相似文献   
15.
菜用大豆荚粒品质发育过程及适宜采摘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选用夏播菜用大豆不同熟期组6个代表品种通州豆、楚秀(熟期组Ⅲ),海系13、南农87c-38(熟期组Ⅳ),南农大黄豆、黑皮绿仁(熟期组V),对其荚粒品质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荚长、荚宽及荚厚的发育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荚长、荚宽在开花后10-20天伸长较快,基本接近品种的固有长度和宽度;荚厚在开花后25-40天快速增长。(2)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发育符合二次曲线,熟期组Ⅲ品种在开花后35~55天达到最大值,而熟期组Ⅳ、熟期组V品种在开花后55—70天达到最大值。(3)出籽率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符合四次曲线方程,在R5-R7前半期可溶性糖含量逐渐提高,R7后半期有所回落;不同熟期组的菜用大豆生长发育变化相似。菜用大豆的适宜采摘期为R6-R7的前半期。  相似文献   
16.
核心选样是在核心种质基础上提出的实用性概念,指围绕综合育种目标建立的核心材料库,供育种者选用.以我国菜用大豆主产区154个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2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依据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单荚粒数和可溶性糖等感官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欧氏距离计算遗传材料问的遗传距离,并用离差平方和进行聚类,根据树型图与方差分析,选出优良级别的2类,构建了由47个品种组成的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选样.将从代表性地方品种中单一性状优选的品种与从核心选样优选的品种作比较分析,表明从核心选样中选择的品种具有较多综合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7.
韩立德  黄正来 《种子》2006,25(1):51-53,55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对于菜用大豆品质方面(包括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与卫生品质)的研究现况,简述了对其品质性状产生影响的采收期、贮藏方法二因素,为我国的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