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4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31.
科技花开结硕果——牛胚胎移植技术在新疆喜获成功⒇易华(执笔)陈静波(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在新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称赞。回首我们走过的路程,大家深感是科技引进促使这项技术研究不断取得...  相似文献   
132.
阐述了注射模冷却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模拟软件给出了冷却时间、模具型腔与型芯的温差、冷却液的流量、雷诺数(Re)分布及温升和模壁的温度及热流等设计参数,通过实例说明了冷却模拟技术在注射模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本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缕草属植物种间杂交获得的19个组合34个后代的形态变异和杂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后代在10个外部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杂交后代的外部性状与母本或双亲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形态特征34个后代中有30个后代初步被鉴定为真杂种;SRAP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34个杂交后代均具有父本的特异性DNA片段,全部被鉴定为真杂种。本研究中的结缕草属植物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为杂交后代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在自然光温条件的温室内,以暖季型牧草——Tifton 85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Tifton 85)和三种冷季型牧草——特高、美克斯、剑宝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试验材料,以不种植植物的重度富营养水体为对照,通过比较不同季节的供试植物与相应对照间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差异,结合植株生物量变化及氮磷积累量的分析,研究不同季节适生植物对重度富营养的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以优选出终年净化污染水体的植物组合。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试验结束后各供试牧草水上部分干重增加量均占总增加量的71.0%以上,植株氮磷积累量对系统去除总量的贡献率分别达76.0%和84.0%以上,供试植物的净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温暖季节的Tifton 85处理重度富营养水体16 d后,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8.3%、70.7%,TN、TP均降至非富营养浓度,COD降至中度富营养浓度;寒冷季节盖播的3个多花黑麦草对TN和TP的去除率存在显著差异,特高表现最好,分别为96.8%和92.1%, TN、TP均降至非富营养浓度,品种间COD去除率虽无显著差异,但已降至中度富营养浓度。综合以上结果,暖季型的Tifton 85净化效果优异,冷季型的特高净化效果最好,Tifton 85和特高可作为长三角地区周年水体净化的优异牧草组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5.
本研究以重复超排3~10次不等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借助B超技术对超排前后卵巢形态及卵泡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重复超排间隔60d以上,对最大排卵直径及可用胚数无显著影响(P〉0.05)。超排期间,最大排卵直径为1.45±0.35cm(n=17),仅有1个卵泡发育波,小卵泡与大卵泡存在负相关;且超排程序对超排后卵巢功能恢复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培养液中血清或其替代物对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替代品对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确定血清在SOF培养液中合适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期,以筛选优良的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在SOF液中分别添加10%血清(NBS)、8 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和1 mg/ml聚乙烯醇(PVA)进行牛体外受精卵的全程培养,添加NBS组的卵裂率(66.3%)显著高于添加BSA组(51.0%)(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PVA组(47.6%)(P<0.01);添加NBS组的囊胚发育率(30.9%)显著高于添加PVA组(20.7%)(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BSA组(13.6%)(P<0.01).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10%、5%)的NBS及无血清培养液全程培养时,3组之间卵裂率(65.6%、60.0%、58.0%)差异不显著(P>0.05);10%NBS组囊胚发育率(30.0%)极显著高于5%NBS组(17.6%)和无血清组(6.0%)(P<0.01).5%NBS组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地高于无血清组(P<0.01).在受精卵培养的最初48 h用5%NBS,之后用10%NBS培养液时,卵裂率(58.6%)和囊胚发育率(29.3%)与SOF+10%NBS全程培养组(66.3%、30.9%)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F培养液中添加PVA、BSA替代血清时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明显下降,可能SOF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比添加PVA或BSA更有利于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体外培养时在SOF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血清以及改变血清的添加方式,可提高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应用激素处理产后母牛对产犊间隔及卵巢状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LRH-A2和PGF2α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6 000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40d)、试验Ⅲ组(产后40~60d),分别用LRH-A2或LRH-A2+PGF2α进行处理,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38.
马卵母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后体外发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非繁殖季节评估卵丘形态(松散型、致密型)、成熟培养体系(TCM 199、NCSU 23)、体外成熟时间(34、38 h)和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马卵母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从屠宰场采集马卵巢,获得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然后注射马冷冻解冻精液,统计分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马松散型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致密型卵母细胞(P<0.05),分别为61.09%和41.24%,但ICSI后36 h分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47.34%和44.92%;②两种培养体系对马松散型或致密型卵母细胞成熟率及ICSI后36 h分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同成熟体系培养松散型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致密型卵母细胞(P<0.05),然而ICSI后36 h分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松散型或致密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或NCSU 23中成熟38 h成熟率均高于34 h成熟率,分别为44.43%~68.87%和34.52%~58.90%,松散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体系中成熟34 h、ICSI后激活组或对照组的分裂率显著高于成熟38 h、ICSI后激活组的分裂率(P<0.05),以及致密型卵母细胞在TCM 199体系中成熟34 h、ICSI后激活组的分裂率(P<0.05),而且显著高于松散型卵母细胞在NCSU 23体系中成熟38 h、ICSI后对照组的分裂率(P<0.05);④ICSI后用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马卵母细胞ICSI后36 h分裂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马松散型和致密型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存在差异,TCM 199和NCSU 23成熟体系对这2种类型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马卵母细胞成熟38 h成熟率高于34 h成熟率,TCM 199成熟体系培养松散型卵母细胞34 h进行ICSI后的分裂率最高。离子霉素结合6-DMAP激活对TCM 199或NCSU 23体系成熟马卵母细胞ICSI后的体外发育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9.
绵羊卵母细胞OPS玻璃化冷冻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绵羊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对OPS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程序化冷冻与OPS玻璃化冷冻的效果。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h(GV期)、16h、24h、26h的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数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24h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后,分裂卵数、囊胚发育数与培养0h、16h、26h试验组差异显著(38.3%VS13.3%、26.7%、28.3%;11.7%VS0%、5.0%、8.3%,P<0.05),而培养16h、26h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程序化冷冻方法(参考胚胎程序化冷冻)、OPS玻璃化冷冻与不冷冻三组试验在形态正常数、分裂卵数和囊胚发育数上差异都极显著(20.0%VS54.1%、100%;6.7%VS37.5%、78.3%;0%VS11.4%、23.3%,P<0.01)。  相似文献   
140.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种内在抗旱性方面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其抗旱机制值得深入探讨。本试验中,将2份抗旱性差异显著的结缕草种质(Z077:抗旱型;Z119:敏旱型)栽植于装满河沙的聚氯乙烯管中,以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及复水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Z077的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维持在对照水平,同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基本高于对照,而Z119的CAT活性则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低于对照(P<0.05),同时APX活性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9 d, 2份种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出现下降,与Z077相比,Z119的降幅更明显;干旱胁迫17 d, Z077的Gs恢复至对照水平,而Z119的Pn、Gs和Tr仍显著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复水18 d, Z077的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