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业科学   2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超微绿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炒青绿茶制成超微茶粉后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以及他们在贮藏过程中四种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分别设常温、低温以及真空三种贮藏条件。通过对三种贮藏条件下各自生化成分变化的比较筛选出适宜的贮藏条件。绿茶适宜于真空条件,超微茶粉适宜于低温条件。这一结果说明茶叶商品包装中放置除氧剂以及采取其他措施(真空、充氮)去除氧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PttGA20-氧化酶基因dsRNA抑止载体的构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PttGA20-oxidase gene thus restrained plant height growth and internode elongation for cultivating dwarfed plant.[Method] Based on the RNAi principle,the gene specific sequences of PttGA20-oxidase in the antisense and sense orientations interrupted by a gene sequence from GUS were cloned into a binary vector pBI121.The selection marker gene npt Ⅱ was replaced with bar gene to RNAi plasmid.[Result] After undergone different endonuclease restrictions,the constructed constraint vector released different segments whose size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arget segment,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RNAi plasmid of PttGA20-oxidase gen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 provided a new way for culturing dwarfed plant.  相似文献   
43.
农杆菌介导BADH基因转化美丽胡枝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草丁膦为选择剂,对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进行研究,建立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BADH基因植株,最高转化率可达28%.抗性植株经分子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美丽胡枝子基因组中.NaCI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能积累更多的甜菜碱,证明BADH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44.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45.
胡枝子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概述了胡枝子属植物的分类历史、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应用及栽培技术以及胡枝子属植物的孢粉学、细胞学、同工酶、分子生物学及支序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我国胡枝子属植物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6.
截叶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 NaClO对种子灭菌10 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 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 +IBA 0.5 mg/L+2,4-D 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无机盐(NH4NO3、MgSO4·7H2O、CaCl2·2H2O)、铁盐、糖的浓度和光的种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氮、镁、铁对黄化有显著影响,当MgSO4·7H2O浓度为300 mg/L、NH4NO3浓度为1 600 mg/L、MS中铁盐浓度为3倍时,黄化苗率最低,而其他3种因素在该试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6种因素各处理间在子叶节的分化系数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7.
对黄梁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0.1 mg/L+GA3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05 mg/L,增殖系数达3.4以上;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5 d内生根率100%以上,平均根数为7.8条,平均根长为1.42 cm.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分析造林密度对3年生黄梁木Anthocephalus chinensis幼林的树高、冠幅、枝下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的影响,探究造林密度与黄梁木人工幼林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造林密度,分别为625、667、833、1 667和2 500株·hm~(-2)。采用每木检尺法,测量每个小区内9株试验树主要生长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极差检验法比较不同造林密度间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数据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造林密度对黄梁木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林分蓄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树高(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4.000 0×10~(-7)x~2+0.001 6x+8.270 3;林分蓄积(y)与密度(x)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00 0×10~(-5)x~2+0.112 7x-12.664 0;冠幅(y)与密度(x)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942 5~(-4.000 0×10~(-5)x)。研究还发现,胸径(y)与冠幅(x)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9.661 3x~2-103.950 0x+293.870 0。【结论】就黄梁木幼林而言,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幼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最大。  相似文献   
49.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的花器官发生过程.广宁红花油茶花被片呈螺旋形发生,心皮原基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4~5枚心皮原基同时发生,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心皮原基发育成合心皮雌蕊,心皮原基纵向伸长发育成合生花柱,柱头布满乳凸状细胞,柱头浅裂,一般3~5裂;雄蕊原基分为内轮雄蕊原基和外轮雄蕊原基,内轮雄蕊原基一般15~21枚同时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外轮雄蕊原基也发生于环状分生组织,外轮雄蕊原基分为3~5层,其基部1/3~1/2合生,外轮雄蕊原基中同层的同时发生,不同层的雄蕊原基发生次序不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器官发生与山茶科厚皮香亚科Ternstroemi-oideae杨桐属Adinandra Jack的阔叶杨桐Adinandra latifolia L.K.Ling和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n H.T.Chang明显不同.该研究为山茶属甚至于山茶科的系统发育与演化提供了花器官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