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0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资源Syn-CD780与感病品种川育12杂交,构建了一套重组近交系(F8,131个株系)。2004~2006年,就重组近交系对条锈病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2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抗感比例为3.09∶1,卡方值0.0230,成株期抗感比例为1.42∶1,卡方值0.3403,二者均达极显著水平。由此推断Syn-780含有1对苗抗基因,而成株期抗性则可能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有关抗性基因的来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吴军  王胜华  唐琳  徐莺  陈放 《种子》2008,27(5):100-102
通过对四川和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麻疯树性状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麻疯树不同类型间种子及种仁含油量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并且可稳定遗传。依据这一规律,利用自然界现有的遗传多样性,采取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出高油麻疯树品种CSC高油63,其种仁含油量平均为63.83%。  相似文献   
33.
在测定重庆市仅有的蚊母树属3物种33个个体的32项形态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物种形态分化及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①各物种在个体水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但分化程度不一;②蚊母树属植物营养器官形态分化较繁殖器官明显,说明繁殖器官受环境影响较小,性状较稳定;②3物种间坚别性状明显.种间界定较为准确;④3物种间亲缘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在系统地位上中华蚊母树处于小叶蚊母树和杨梅叶蚊母树之间,与小叶蚊母树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杨梅叶蚊母树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34.
梁剑  刘小文  唐琳  徐莺  王胜华  陈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31-34,封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超微结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重金属处理后,麻疯树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重和地上鲜重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叶片叶绿素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SOD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Pb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则逐渐上升,叶绿体双层膜分辨不清,基质大量溢出;Cd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缓慢上升,CAT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叶绿体结构轻微变形,呈圆形且有肿胀现象,基质少量溢出。  相似文献   
35.
在利用ISSR技术对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DNA的提取、模板DNA质量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dNTP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μl的反应体系中采用15~25ng的模板DNA、2.0~2.5mmol/L的Mg2 浓度、0.2mmol/L的dNTPs、0.2μmol/LISSR引物、0.2UTagDNA聚合酶、48℃~55℃(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的复性温度,以及35个循环数为攀枝花苏铁ISSR—PCR扩增条件的最佳选择。攀枝花苏铁ISSR-PCR扩增条件的优化为进行攀枝花苏铁种群间遗传分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这类营销和知本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营销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不一样。时间是在晚上(见不得人!),地点一般在家里或者秘密公寓,对象是只要自己在营销活动中用得着的人物。  相似文献   
37.
在对中国西南山地热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估调查中得出康定、丹巴、雅江三地有种子植物115科,486属,1 385种; 其中,裸子植物5科,12属,36种; 被子植物110科,474属,1 349种.区系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整体有明显的过渡性; 在科与属级水平上,呈现出明显的泛热带和温带特性; 该区优势分类群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总结了野生观赏植物的作用,探讨了城镇密集区园林中的野生植物专类园、居住区绿化与立体绿化、屋顶绿化、郊野公园与别墅的绿化、景点边坡绿化、人工湿地景观营造等方面需加大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旨在为城镇密集区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A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在甘蓝型油菜92P×甘蓝型聚生角果油菜辐照后代中发现的不育材料NEA,其天然种或测交后代不育株的不育度均为100%。用性状优良的双低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连续回交,育成了JL-14、JL-18两份双低不育系。研制出能恢复JL-4、JL-18不育性且F1优势强的材料6720和6722两份。经过JL-4、JL-18恢保关系测定和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表明,它们是不同于Polcms和陕2A的不育胞质类型,恢复基因为一对显性核基因。  相似文献   
40.
川芎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川芎的不同组培条件,优化其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以川芎根、茎段和叶片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大量的组培苗,建立了相应的植株再生系统。川芎根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1.2 mg/L;茎段及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6-BA 0.5 mg/L+NAA 1.5 mg/L;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2 mg/L+IAA 0.3 mg/L;茎段及叶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0 mg/L+IAA 0.5 mg/L。根外植体在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和生根方面的诱导率分别为84%、86%和87%;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92%和96%,其不定芽分化率为98%,生根率为93%。经炼苗后,获得的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8%。提出了优化激素搭配的培养基,得到了高效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