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业科学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针对玉米立式激振摘穗缺乏相应摘穗机理的深入研究,开展了玉米摘穗机理的探讨,确定了适合玉米高效低损摘穗的激振波频特性曲线,建立了激振摘穗模型,分析了夹持位置、激振频率和振幅对玉米摘穗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激振试验台开展了夹持位置、振幅、频率对其摘穗性能影响规律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满足玉米果穗摘穗的参数取值范围;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了适合玉米高效摘穗的最佳参数组合,即在籽粒含水率30.58%情况下,其夹持位置距离果穗重心10.8cm、激振波振幅0.6cm、激振波频率17.8Hz时,玉米摘穗断茎率为2%,摘穗成功率为98%,满足玉米收获的作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该文概述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重要发展历程,描述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的开发原则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3.
非圆齿轮机构水稻毯状苗浅栽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毯状苗浅栽机采用非圆行星轮系控制的独立封闭式分插机构、凸轮顶杆构成的脱秧工作部件和锲形秧爪,实现了秧爪在作业过程中要求的轨迹,达到了浅栽作业所要求的推秧速度,调整了秧苗的姿态,提高了立苗率。  相似文献   
134.
为了实现农产品优质节能干燥,针对转轮除湿再生能耗高等问题,进行了转轮除湿系统优化设计,设计了中低温可切换一体干燥机,构建分级冷凝再生模式,进行分级再生与香菇除湿干燥试验分析,研究优化干燥工艺,确定整机除湿能耗等作业参数。为了检验并提高分级冷凝作业性能,以再生加热温度、再生冷凝热量及干燥冷凝热量为指标,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蒸发进风温度、再生进风温度、风阀开度3个影响分级再生性能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分级冷凝再生模型,结合等值线图分析了上述3个试验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回归模型均高度显著,RSq均大于99%,模型可靠性高;在室温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与再生进风温度有利于提升分级冷凝再生效果;与纯电加热再生相比,分级冷凝再生可降低能耗29.6%。香菇转轮除湿干燥试验表明,在相同干燥温度下,采用转轮除湿干燥比热泵干燥后的香菇品相好,干燥速率提升2倍以上,能耗高5.9%。  相似文献   
135.
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国内谷物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作业参数的调控、监测与显示方式简单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清选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谷物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4个清选作业参数(振动筛曲柄转速、风门开度、风机转速和鱼鳞筛筛片开度)的调节理论依据,对每个清选作业参数的调控与监测装置进行独立设计,在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基础上设计了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实现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作业参数的自动化调控、监测与显示,整体系统采用电力驱动,实现了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绿色环保作业。经准确性检测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4个清选作业参数的调节精度均不小于97.17%,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实现4个清选作业参数的精确调控与实时显示。本文利用装配了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的4LZ-4型全喂入履带收获机,以总损失率和含杂率为清选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大豆机收田间试验,试验时样机运行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机收田间试验总损失率和含杂率平均值分别为3.13%和2.70%,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6.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机械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此,对构成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总结出5项关键技术:少耕精量复式油菜直播技术,高效油菜移栽技术,多功能组合式油菜分段收获技术,高性能油菜联合收获技术,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最后,阐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7.
因田间地表起伏,高地隙施药机在作业过程中车体极易发生横滚方向的倾斜,同车体刚性连接的喷杆同时倾斜,甚至与作物、地面碰触,影响喷药均匀性和作业安全性.为此基于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方法,设计了高地隙施药机喷杆自动调平系统.设计电控液压调平机构,使喷杆与车体柔性联接,实现在横滚方向上喷杆与车体的相对转动.采用姿态测量方法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38.
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间隙夹持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割台夹持输送装置存在夹持均匀性和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效果好、可靠性高的间隙定位夹持输送装置。提出了玉米植株间隙定位夹持输送方式,分析了间隙夹持定位输送装置主要结构与运动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夹持输送质量的3个主次因素依次为输送轨道间隙、夹持输送链速度和夹持输送链长度;确定A2B3C3为较优组合,即夹持输送链长度为130 cm、输送轨道间隙为3.1 cm、夹持输送链速度为4.5 m/s;在该条件下喂入姿态成功率为92.5%、断茎率为0.25%,输送过程稳定可靠,不存在堵塞问题,满足立辊式玉米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9.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0.
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述了2BYS-6型水田中耕除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对该机旋转除草和摆动除草两种工作部件运动作了理论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用于机插秧水稻田除草行间杂草平均除净率(相对除净率)78.1%,中耕深度4.39 cm,作物损伤率不大于6.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