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业科学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郭萍 《饲料广角》2004,(19):32-33
采用改进法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钙及总磷含量,测量结果与国标法比较,经t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方法准确、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BN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BN调节剂,结果表明,现蕾期~开花期喷施BN调节剂加快棉花营养体生长,促进棉铃生长发育,使吐絮期提前1~3d,喷后20~30d,株高日增长量比CK增加2.25~3.41倍,主茎叶片数增加1.7~3.9个,果枝数增加1.5~2.4个,单株伏前桃比CK增加2~9个,霜前皮棉产量比CK每公顷提高37~1391kg,增产14.7%~29.9%,纤维长度增加0.5~0.9mm,麦克隆值降低,整齐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基于黄土高原新造耕地土壤质量改良需求,开展以羧甲基纤维素钾(CMC-K)为土壤改良剂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为新造耕地土壤水分保持与养分改良提供依据。  方法  设置CK(0 kg hm?2)、T1(100 kg hm?2)、T2(500 kg hm?2)、T3(1000 kg hm?2)和T4(2000 kg hm?2)5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的新造耕地土壤水分、电导率与养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结果  新造耕地施用CMC-K土壤含水量提高14.6%~121.7%,在谷子生长季前期(6月和7月)和后期(10月)土壤保水功效较大。在CMC-K较高施用量(1000 ~ 2000 kg hm?2)情况下,谷子生长季前期(6月)土壤电导率提高了37.3% ~ 73.4%;全部处理在谷子生长季后期(10月)的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达19.2% ~ 21.8%;谷子生长季的土壤电导率呈现降低趋势。施用CMC-K能够提高土壤硝态氮9.6% ~ 46.5%、速效磷21.9% ~ 207.9%和速效钾13.2% ~ 95.9%,对土壤pH基本没有影响。施用CMC-K谷子产量提高了6.2% ~ 19.2%。  结论  施用CMC-K能够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养分吸收利用,提高谷子产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新造耕地土壤改良剂使用,推荐施用量约100 kg hm?2。  相似文献   
105.
以玉米正红505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氮肥水平(常规施氮、减氮20%和减氮40%)和3种覆盖方式(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以不施氮肥无覆盖为CK,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氮肥水平对土壤水分与全氮含量、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运转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和减氮40%处理相比,耕层土壤水分和全氮含量以覆盖处理和较高氮肥水平处理较高;(2)与减氮40%处理相比,较高氮肥水平处理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较高氮肥水平下,覆盖处理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量高于无覆盖处理,尤其是地膜覆盖处理;(3)较高氮肥水平有利于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转运,减氮20%下地膜覆盖处理和常规施氮下覆盖处理玉米籽粒和植株氮素积累总量较高,并能促进茎叶氮素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农学利用率;(4)玉米籽粒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增产的幅度逐渐降低;地膜覆盖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减氮40%条件覆盖秸秆有一定增产效果;在减氮20%条件覆盖地膜可获得全氮不覆盖处理同等以上产量。综合上述结果,减氮20%下地膜覆盖处理存在玉米高产和氮肥减施并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针对我国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能较全面概括影响农村土地流转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并指出我过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洞庭湖区藜麦苗菜种植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黔西县将猕猴桃产业作为重要的长线产业,全县长远规划种植0.65万hm^2,既能兼顾产业扶贫,又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从区位、原发、政策3方面分析了产业优势;从基础、模式、特点3方面总结了产业现状;从成立专门机构、加大扶持力度、龙头企业带动等3方面展望了产业前景;为积极引导猕猴桃产业从公司规模发展到带动周边百姓集体种植,走出一条健康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研究意义。作者搜集整理了1989-2009 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的文章,着重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增长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随机前沿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演变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是主要源泉,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制度变迁等。最后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估各种因素对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表2 参36  相似文献   
110.
桉树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木树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桉树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当前主要用于桉树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并不能兼顾各方平衡,因而探索绿色高效的桉树病虫害防治手段已然成为当前相关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营林措施可以有效林木病虫害发生概率并有助于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种植产量,从而推进相关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总结当前桉树林营造中的主要病虫害,并结合营林措施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应用研究,阐明营林措施在桉树病虫害防治中的意义,为桉树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