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探明不同手性构型的2甲4氯丙酸(mecoprop,MCPP)在双子叶植物中的吸收、代谢等差异,以手性14C-MCPP对映体为示踪剂,野生哥伦比亚型拟南芥为受试植物,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手性构型的MCPP在拟南芥中的吸收转运与亚细胞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拟南芥对14C-MCPP 2种对映体的吸收效率分别为90.45%(14C-R-MCPP)和85.75%(14C-S-MCPP),二者差异显著。施药后,2种构型的14C-MCPP均易向下运转,其中14C-R-MCPP在拟南芥植株中的转运过程更持久,转运到植株其他部位的比率相对更高。2种构型14C-MCPP在标记下位达到平衡时,14C-R-MCPP的分布比率为14C-S-MCPP的2.5倍。亚细胞分布方面,在拟南芥标记叶位细胞中各组分的分布比率均为胞浆>细胞壁>细胞器,在施药后144 h,14C-S-MCPP在细胞壁的分布比率较14C-R-MCPP高,分别为39.60%和28.74%,表明拟南芥叶组织细胞壁对14C-S-MCPP具有更强的固定能力;而在细胞器中,14C-R-MCPP的分布比率(10.55%)较14C-S-MCPP(4.11%)高,表明14C-R-MCPP相较于14C-S-MCPP更易富集于叶组织细胞的细胞器中,在同施药浓度下与靶标蛋白的接触频率更高。综上可知,手性激素型除草剂MCPP在双子叶植物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运转和分布存在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映证了R-MCPP从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的层面而言相较于其对映体S-MCPP具有更强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32.
浙白6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S99-PB533和S02-PB658配制而成的苗用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植株半直立,生长势旺,低温生长速度快,株高24 cm,开展度20 cm;叶浅绿色,叶面光滑,无茸毛,叶柄白色,叶长30.2 cm、宽18.0 cm,叶质柔嫩,品质优良;单株质量60 g左右,每667 m2产量2 400 kg左右;高抗黑斑病,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耐先期抽薹,适宜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华北、西南地区作苗用型大白菜栽培。  相似文献   
33.
为了降低较差的土壤质地对烟叶产量与质量的不利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客土移栽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土移栽对于烟叶生长起有利作用,有利于烟株吸收营养,促进烟叶生长,可显著增加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长等。客土移栽与当地传统穴栽方法相比,还能改善烟叶烤后化学成分,改善烟草吃味。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仍然处于初步开展的阶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逐 步增长的需求,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仍然需要得到完善。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问题与 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毕节市及下辖各区、县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及濒危珍惜植物现状,并通过对2011~2013年毕节市各区、县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其他林业建设工程及经济林建设而增加的造林面积的整理分析,说明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全市在林业保护和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6.
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药理功能以及文化内涵,踏遍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7.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系统,对分枝期WL-232、WL-323和WL-525 3个紫花苜蓿品种(3龄1茬)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相关的生理因子(叶温、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通过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探讨了分枝期各生理、生态因子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蒸腾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L-232是高光合、高水分利用和低蒸腾品种;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这是由非气孔因素所致;影响紫花苜蓿光合蒸腾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为Pn的主要限制因子,大气CO2浓度为品种WL-232蒸腾速率(Tr)的主要限制因子,光合有效辐射为品种WL-323和WL-525Tr的主要限制因子;胞间CO2浓度是影响紫花苜蓿品种叶片Pn的主要生理因子,气孔导度是限制因子;叶温为影响紫花苜蓿叶片Tr的主要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38.
茶叶提取物与二氢杨梅素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茶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包括茶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茶叶提取物与二氢杨梅素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提取物和二氢杨梅素对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酵母和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茶叶提取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超过10 g.L-1,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比在强碱性环境中的抑菌活性强,二氢杨梅素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超过1.76 g.L-1,在酸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比在中性和强碱性环境下的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39.
轻度干旱下,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浸种预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旋风'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剂量(150、300、450 mg/m2)的多效唑,探讨PVA浸种及叶面喷施多效唑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PVA浸种的多年生黑麦草成苗率提高0.13倍(P<0.01),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0.03倍(P<0.05);2%PVA漫种 叶面喷施150 mg/m2多效唑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相对合水量增加0.04倍,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0.40、0.44和0.17倍,MDA含量降低51.58%.植株生长高度降低42.57%,差异均显著(P<0.05),且比单独喷施多效唑、单一2%PVA漫种的抗旱效果显著;2%PVA浸种处理下,300~450 mg/m2多效唑缓解轻度干旱对黑麦草的胁迫作用明显或显著降低.综合效应表明,2%PVA浸种预处理 叶面喷施150 mg/m2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减轻水分匮乏对幼苗的胁迫并廷缓植株生长,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构建不同交配型的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荧光蛋白标记菌株,为研究拟轮枝镰孢菌的侵染、定殖、有性生殖等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分别将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mCherry导入不同交配型的拟轮枝镰孢菌FvLNF15-11和FvSHF19-37菌株,并比较荧光标记菌株与野生型菌株间的生长特性、有性生殖和致病力差异。【结果】经PCR检测获得了带有荧光标记的菌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eGFP基因和m Cherry基因分别在FvLNF15-11和FvSHF19-37菌株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中成功表达。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荧光标记菌株的生长发育、子囊壳形成和致病力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构建了拟轮枝镰孢菌不同交配型eGFP和m Cherry荧光标记菌株,不仅为研究拟轮枝镰孢菌在寄主体内的侵染、定殖等提供了材料,也为研究该菌的有性生殖过程积累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