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0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种野生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研究,发现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而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表明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气孔密度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对两种石蒜上部叶片中段叶肉细胞的分析表明,红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小,具有阳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黄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大,具有阴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性状分析表明,在大棚遮荫栽培条件下,黄花石蒜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而红花石蒜在露天盆栽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黄花石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适当遮荫,而红花石蒜可直接露地栽培。对两种石蒜须根中段、鳞茎中部、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学分析表明,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是人工切割繁殖的理想部位和组织培养较好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花烛鲜切花保鲜期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花烛品种,进行瓶插保鲜试验,比较各品种间保鲜期的差异。结果表明:12个品种中热带、梦幻、紫色快车、罗沙和卡罗等5个品种保鲜期短,其瓶插保鲜期在10d左右;绿苹果、卡丽、白兰地、苏雷、元老、总统和白雪7个品种保鲜期长,其瓶插保鲜期在17~33d之间,同时结合感观审评结果,提出了花烛鲜切花存在易败品系和非易败品系,而非易败品系佛焰苞多为绿色,易败品系佛焰苞多为红色。  相似文献   
13.
花烛鲜切花的衰败原因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花烛为世界名贵切花,很多品种极易衰败。以往的含银保鲜剂保鲜效果不显著。研究发现,花烛切花的衰败不是由乙烯诱导所致,而是由于其抗逆性减弱,呼吸代谢增强,体内能源物质耗竭,生长促进型激素GA3、Z和ZR的含量降低,生长抑制型激素ABA含量迅速升高,组织、细胞、亚细胞结构被破坏,色素消失所致,最终导致切花变色衰败。  相似文献   
14.
BA与NAA对药用黄花石蒜鳞片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药用植物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为材料,选用其鳞茎的内层鳞片、中层鳞片2个不同部位的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中9种不同BA与NAA的浓度配伍对黄花石蒜鳞片的组织培养效果。结果表明:MS+10mg/L BA+5mg/L NAA+0.7%琼脂+3%蔗糖,有利于内层鳞片和中层鳞片外植体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产生褐变量也较少,其培养效果显著较好。在培养基中BA、NAA的浓度分别高于或分别低于10、5mg/L,其培养效果均显著较差。相关分析表明,2种外植体相同BA与NAA浓度配伍的培养效果为极显著正相关,这进一步说明,对一种外植体培养效果较好的BA与NAA的浓度配伍对另一种外植体的培养效果仍然较好。多重比较与相关分析均说明,在培养基中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5mg/L对内层鳞片外植体和中层鳞片外植体的培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11、母本培矮64S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研究材料,采用光合膜人工反应体系和32Pi同位素标记等技术,初步研究了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及其叶片光系统Ⅰ还原能力的均值分别比汕优63高6.35和15.31 μmol/(mg·h),光系统Ⅱ放氧活性的均值分别高出616和9.89 μmol/(mg·h),且大多数时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及其叶片浸出液钙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汕优63;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及其叶片叶绿体膜上Mg2+ ATPase活性的均值均高于汕优63,大多数时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及其叶片循环光合磷酸化活性的均值也均高于汕优63,近一半时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活性的均值分别比汕优63高0.25和0.31 μmol/(mg·h),也近一半时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及其叶片的光化学活性大多数时期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亲本,具有平均优势或超亲优势;与叶片相比,剑叶叶鞘完全具有同剑叶一样的光化学活性,两者没有质的区别;两优培九剑叶叶鞘具有较高的光化学活性可能是它具有超高产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1~7,8~20,21~23.5 , 23.5~25 d 4个阶段,温度分别为100.5 (38.1 ℃),100 (37.8 ℃),99.5 (37 .5 ℃ ),100.5 (38.1 ℃);相对湿度分别为55%~60%,50%~55%,60%~70%,75%~85%;通风量为5.3 m3/h时,孵化率最高,达85.5%.  相似文献   
17.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1~7,8~20,21~23.5,23.5~25d4个阶段,温度分别为100.5(38.1℃),100(37.8℃),99.5(37.5℃),100.5(38.1℃);相对湿度分别为55%~60%,50%~55%,60%~70%,75%~85%;通风量为5.3m3/h时,孵化率最高,达85.5%.  相似文献   
18.
以紫竹梅盆花为材料,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氯胆碱、PP333和S-3307D的单剂和复配剂,对其观赏性状进行化学调控。结果表明,对紫竹梅盆花地上部喷施15%PP333 600倍液+5%S-3307D 800倍液和15%PP333 300倍液+5%S-3307D 400倍液2种复配剂,在20 d时测定,二者的主茎生长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和其他处理;40 d时测定,二者的主茎生长速率仍显著小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喷施15%PP333 600倍液+5%S-3307D 800倍液的复配剂分枝数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其观赏性状的调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15%PP333 600倍液+5%S-3307D 800倍液的配伍显著优于PP333和S-3307D各自单剂的调控效果,PP333和S-3307D 2种药品此质量分数的配伍具有显著的协同调控作用。PP333和S-3307D原料来源较丰富,价格便宜,剂型较稳定,是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紫竹梅盆花观赏性状的化学调控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彩叶草株型矮化的化学控制,以其扦插幼苗为材料,通过对其株高及其细胞学特性研究,发现叶面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7000倍液对彩叶草株型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叶面喷施50%CCC水剂400倍液,矮化效果不显著。细胞学观察表明,喷施多效唑和烯效唑,其茎秆表皮细胞长径显著变短,短径无显著变化;茎秆表皮毛显著变短,每个表皮毛的细胞数显著减少;茎秆筛管直径显著变小。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其细胞伸长和分裂有抑制作用,限制了筛管营养物质的运输,抑制了植株其他部位的生长,这些是使彩叶草株型矮化的主要原因。喷施CCC对彩叶草无显著控矮化作用,但有相应的细胞学变化,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对彩叶草的催衰老作用较小,细胞学性状也较稳定,植株较光滑,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种较好的彩叶草控矮化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热带花卉植物半支莲(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茎干生长过长又肉质柔软而影响观赏期这一缺陷,培育出优良的半支莲盆花,以半支莲盆花为材料,选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氯胆碱、PP333和S-3307D的单剂和复配剂,对其观赏性状进行化学调控。结果表明,对半支莲盆花地上部喷施50%氯化氯胆碱400倍液+5%S-3307D800倍液和50%氯化氯胆碱200倍液+5%S-3307D400倍液2种复配剂,在20d时测定,盆花的主茎生长速率显著小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第1种复配剂的花朵数增长率和花蕾数增长率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所有处理;40d时测定,此2种复配剂的主茎生长速率仍显著小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第1种复配剂的花朵数增长率和花蕾数增长率仍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所有处理,其观赏性状的调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50%氯化氯胆碱400倍液+5%S-3307D800倍液的配伍显著优于氯化氯胆碱和S-3307D各自单剂的调控效果,2种药品此浓度的配伍具有显著的协同调控作用。氯化氯胆碱和S-3307D原料来源较丰富,价格便宜,剂型较稳定,是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半支莲盆花观赏性状的化学调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