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6年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栽培种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将新种质创新与选育新品种相结合,诱变后代经过田间单株选择、集团选择、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唐花11号(K2—5),并育成两个高蛋白花生新品系K2—5—6和K2—33—9。解决了河北省花生种植品种单一老化,新品种匮乏的问题,提高了花生商品市场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花11号于2010年12月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2.
13.
1996年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栽培种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将新种质创新与选育新品种相结合,诱变后代经过田问单株选择、集团选择、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唐花11号(K2—5),并育成两个高蛋白花生新品系K2—5—6和K2—33—9。解决了河北省花生种植品种单~老化,新品种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豆45cm双条密植技术是以矮秆品种为基础,以气吸式播种机或精量点播机为载体,集成深松、分层深施肥、种子包衣等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使大豆群体均匀、分布合理,达到密植增产的目标。包括平播起垄和平播不起垄两种,适宜土壤肥沃、墒情较好、不积水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水分和钾肥对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灌水次数和施钾量对高产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于2006-2007、2007-2008年度在保定市和藁城市选用当地冬小麦推广品种(‘河农822’、‘石新616’)进行了灌水次数(0、1、2和3水)和施钾量(K2O 0、112.5和225 kg/hm2)的两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2年中越冬期和起身期的总茎数、越冬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的方差不同质,其它各生育时期的总茎数、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均方差同质。2年综合分析,4个灌水水平中以W2中后期的总茎数最多,而W3的总茎数下降;干物质积累量也随灌溉次数增加而增大,但不同时期不同灌水水平间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显著性不同,总的趋势是不灌水的W0处理最低,W3处理最高;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值均有所增加,但各个参数增加的幅度不同。由于3个产量构成因素相互作用,总的看来,W2产量最高,W0最低。生育中后期的群体总茎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施钾量水平比较,仅K0与K1的穗粒数差异不显著,而3个施钾量水平之间的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都是两两之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增施钾肥可以全面改善小麦的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产量。综合本研究结果,在保证底墒基础上全生育期灌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2次水,在氮磷配合适宜条件下施用K2O 225 kg/hm2,可以基本满足目前高产、超高产对水分和钾肥的需求,实现高产节水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俄、美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及空间遗传变异研究.迄今为止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先后培育成功太空植物100余种,作物包括高粱、番茄、萝卜、甜菜、甘蓝等。我国在1987年第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现已成功地进行多次太空育种试验,  相似文献   
17.
酵素菌技术是 2 0世纪 4 0年代日本微生物学家岛本觉也开创的高新技术。酵素菌是由多种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组成的有益微生物群体 ,能够产生活性很强的多种酶 ,具有很强的好气发酵分解能力。可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解决重茬感病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其产品为世界公认的绿色食品。为探索其在番茄上施用效果 ,铁岭市果蚕管理站、开原市辽北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 2 0 0 0年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试验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开原市城东乡城东村三户农民的日光温室内 ,3次重复 ,每次重复试验地块、处理和对照各 1…  相似文献   
18.
肉牛生长发育规律表明 ,家畜在 1岁前生长增重较快 ,1岁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特别是 1.6~ 2 .0岁以后生长更慢。以夏洛来牛为例 ,日增重从初生到 6个月龄为 1.18~ 1.5 0kg,而 7~12月龄为 1.0 5~ 0 .90kg。试验证明 ,年龄小的肉牛增重 1kg需要的饲料量 ,较年龄大的牛要少。因此 ,从饲料总消耗量和资金周转及设备利用等方面考虑 ,饲养年龄小的牛较饲养年龄大的牛有利。目前 ,在我国广大农牧区 ,对犊牛实行4~ 6月龄断奶 ,夏秋季以放牧为主 ,适当补饲 ,冬春季在塑料大棚保温舍饲。一般在第 2年秋末冬初即犊牛生后 1.5周岁、体重达到 30 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花生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明确新型花生专用肥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CK1)和普通复合肥常规用量(CK2)为对照,设置黑控肥用量梯度,分别为750 kg/hm2(T1)、675 kg/hm2(T2)、600 kg/hm2(T3)、450 kg/hm2(T4),研究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黑控肥处理可降低株高和侧枝长,提高主茎绿叶数和饱果数,其中T2、T1处理的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出米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4个黑控肥处理的综合农学利用率均高于CK2,其中T2处理的肥料贡献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2;T2、T1处理的花生收益均较CK2增加。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75 kg/hm2黑控肥(T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将已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样品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改良;采用正交分解法设计实验的色谱条件,确定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0∶10的比例为最优化分离方案;使用改良优化过的HPLC方法分析天然麝香和掺伪麝香的指纹图谱,然后以标准品的数据为参考确认其中是否掺有人工合成麝香酮。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方法可对天然麝香中是否掺有人工合成麝香酮进行鉴定,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鉴定的准确性、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