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业科学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樱桃谷雏鸭的胰脏损伤特点进行了研究。对感染雏鸭在接毒后12、24、48、72、96、168h以及14d时胰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雏鸭的胰脏组织在接毒后24h出现胰腺细胞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且在接毒后48h分布广泛而严重;接毒后72~168h期间,胰脏组织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逐渐增多,而胰腺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逐渐减少;接毒后14d,仅见到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应用透射电镜对接毒后48h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胰腺细胞发生坏死.同时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时,胰脏的局灶性坏死是典型病理变化之一,胰腺细胞在发生坏死的同时,可能也发生凋亡,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胰脏组织内。  相似文献   
32.
艾维因商品肉鸡于 4~ 12日龄时进行 10 %限饲 ,分别于 2 5、32日龄进行心肌易颤性的评价和血清心肌酶活性、血清电解质水平的检测。结果如下 :(1)早期限饲可以提高肉鸡的输钾诱颤阈 ,表明可降低肉鸡的心肌易颤性 ;(2 )早期限饲可以降低血清心肌酶 (AST、L DH、CK)的活性 ,表明可增强肉鸡的心肌机能 ;(3)早期限饲对血清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影响。本试验验为进一步阐明早期限饲降低肉鸡猝死综合征发生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2006-2010年湖北省地区暴发的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地域性特点,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病鸭进行研究。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肝、脾表面出现大量黄白色病灶,组织学病变为肝、脾出血、坏死与肉芽肿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感染病鸭脾均出现特异性阳性信号,而肝和法氏囊仅部分出现阳性信号。由以上结果推测可知湖北省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特征表现为肝脾坏死。  相似文献   
34.
为了确定动物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肺癌进行诊断,分别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犬肺癌进行鉴别诊断。组织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呈片状占满肺泡腔,癌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核深染,癌变明显,属于典型的肺腺癌的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组织学特征。对CK、Vimentin、NSE、CEA、p63和TTF-1共6种肿瘤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肿瘤细胞的染色结果是CK(+)、Vimentin(-)、NSE(-)、CEA(+)、TTF-1(+)和p63弱阳性,表明该病变属于恶性癌变,来源于上皮组织,符合肺腺癌的特点。从而可以诊断为肺腺癌的亚型—肺泡癌。  相似文献   
35.
利用鸡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研究免疫器官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及其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鸡接种细菌后呈典型的关节炎症状。脾脏肿大,表面呈网格状,法氏囊黏膜增厚,盲肠扁桃体和胸腺上散在出血点。光镜下脾脏淋巴小结早期数目增多,后期呈灶状坏死,法氏囊水肿,淋巴小结坏死液化。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为:脾脏在接种后7 d淋巴小结内的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已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后7 d,法氏囊的淋巴滤泡周围的间隙中检出较多的阳性细胞,在接种后14 d CD4 T淋巴细胞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后7 d差异显著(P<0.05),在接种后14 d差异极显著(P<0.01);而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就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盲肠扁桃体的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上升,21 d达到最高值;胸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对照组和试验组都很少,试验组的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免疫器官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目增多,表明T淋巴细胞参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鸡的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6.
经对部分发表在NCBI里的新城疫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在其F基因上找到1段相对保守序列,根据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以新城疫Ⅰ系疫苗株(Mukteswar株)作为标准品,通过系列条件优化、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荧光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的方法.该方法能检测最低初始病毒浓度为102.2 ELD50/mL,且在108.2~102.2 ELD50/mL内Ct值与病毒浓度的对数值(lgELD50/mi)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2达到0.997 5;该方法对禽流感、禽痘病毒和禽大肠杆菌等禽病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良好;临床样品检测中荧光RT-PCR与鸡胚分毒的符合率、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8.5%,50.0%和98.4%.因此,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新城疫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猪圆环病毒Ⅱ型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用PCR方法从PCV2 HBZX株中获得截短的核衣壳(capsid,Cap)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ap,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CodonPlus(DE3),用IPTG诱导,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的正确表达,表达蛋白cap分子质量为42 ku,可与6×HIS抗体反应;KCl预染切胶纯化目的蛋白,以其为抗原建立检测PCV2感染猪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ELISA检测5份血清样品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用该方法分别检测湖北、河南等地的91份临床血清样品,阳性率为25%~100%.上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目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免疫原性,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抗体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初步临床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3型(PCV3)在感染猪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猪组织产生的病理损伤变化,对广西某地区PCV3感染猪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发现单独感染PCV3病猪呈现典型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症状,镜检发现病例呈现坏死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轻度的淋巴细胞性肝炎及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消耗型炎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发现淋巴组织中信号最强,PCV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单核和巨噬细胞胞质中;PCV3可单独引发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且23个组织中均有病毒分布。  相似文献   
39.
3─5日龄桃谷雏鸭几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程国富,胡薛英,熊道焕,王建华,方建民,李春雨,曾令鹤(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武汉430070)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各地对鸭的品种、性能、疫病的预防、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于雏鸭处于生长...  相似文献   
40.
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研究了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ol1protein,NS1)和鸡淋巴细胞抗原复合体(LY6E)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用RT-PCR方法克隆了AIV NS1基因和鸡LY6E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于细菌双杂交系统中的2个质粒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BT/NS1和重组目标质粒pTRG/LY6E。SDS-PAGE电泳表明,IPTG诱导后它们均得到正确表达。将重组质粒pBT/NS1和pTRG/LY6E共转化报告菌株,获得的阳性共转化子在含有3-AT和链霉素的组氨酸缺失的M9+筛选培养基上生长,表明AIV NS1蛋白和鸡LY6E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AI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