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农业科学   43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本研究旨在探究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脂代谢过程和胚胎植入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发情期采集成年健康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利用组织块法培养、胰酶差时消化法纯化及角蛋白鉴定分离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经浓度筛选后,选取最适瘦素浓度250μg/mL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进行脂滴检测,采用RT-qPCR法检测瘦素对胚胎植入关键基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50μg/mL瘦素处理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提升,出现脂滴聚集现象,脂代谢相关因子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升高(P<0.05);胚胎植入相关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升高(P<0.05),整合蛋白β-3(P<0.01)、白介素-6(P<0.05)基因表达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250μg/mL的瘦素处理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会显著增强其细胞增殖能力,对细胞的脂代谢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对绵羊胚胎植入关键基因有显著影响,提示瘦素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通过影响脂代谢进程影响胚胎附植过程。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对运行多年的病险水利工程的加固维修,大面积的扰动土地,加上强降雨的冲刷,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尤为重要,它是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的依据,也是防治效果完成情况的参照标准。对于占地范围大,施工周期长的项目通常采用径流池观测法和卡口站观测法测水土流失量。对于达不到以上要求的一般采用钢钎法和简易坡面量测法测水土流失量。本文利用钢钎法和简易坡面量测法测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量,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为今后的水保方案设计和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秦勇 《湖南林业》2014,(5):20-21
华灯初上时,走进秦淮河,去寻找那令人着迷的浆声灯影. 殊不知,这南朝佳丽粉饰地,旧时光里的浆声灯影,已然依稀于风花雪月的朦胧,夜色阑珊中的秦淮河,别有万干风情。  相似文献   
996.
2020年4月,湖南省吉首市一羊养殖户主确诊为布鲁氏菌血清学阳性。为查找感染来源,采用现场问询、实地察看、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该养羊户及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户进行了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患病养殖户与其中一个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户有从外省市引种情况,而其他3个关联场户均从这2个场户调入过羊群;对5个羊养殖场户全部的226只羊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结果 4个场户检出阳性,个体阳性率为11.5%(26/226)。经羊群调入路径推测,羊养殖场户从外省市引种传入病原的可能性较大,其他养殖场户通过公共区域放牧和调入羊群导致疫情扩散。疫情提示,养殖场户应做好规范引种、隔离饲养及个人防护工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做好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  相似文献   
997.
采用"逐节取样"法,对1、3和7年生毛竹秆竹节和节间的碳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1)竹秆竹节和节间的碳密度(g/g)分别介于0.4506-0.4757、0.4522-0.4769,竹节和节间碳密度都随竹秆高度升高而增加。1年生竹秆基部碳密度增加较慢,梢部碳密度上升较快。3年生和7年生竹秆碳密度基部和中部上升较快,梢部上升慢。1年生竹秆梢部节间的碳密度高于节的碳密度,基部节碳密度低于节间碳密度。3年生竹秆节间的碳密度均略高于节碳密度,7年生毛竹竹秆中部和梢部节间碳密度明显高于节碳密度。2)竹秆基部和中部碳密度都随竹龄的增加而升高,竹秆碳密度从1年生到3年生阶段的变化较大,而从3年生到7年生阶段的变化较小。3)按相对节数的分段方法将竹秆分成5段能得到较精确的碳密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8.
补血草新星花系列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自日本的补血草新星花系列(limoniumsinuatum)10个品系,进行了引种筛选栽培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各品系生长情况和产花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300c为对象对其土壤和基质栽培,不同密度栽培,不同繁育方式种苗生长量和产花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补血草新星花系列在宁夏地区栽培平均定植成活率89%;露地栽培不能安全越冬,主要用于设施栽培;300c,449,331,429等4个品系在经济性状和栽培性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价值,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基质栽培300c的产花量和切花质量略优于土壤栽培;合理的种植密度为35 cm×35 cm。  相似文献   
999.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