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针对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土壤贫瘠、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研究在对樟子松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基础上施加一定浓度的外源Ca~(2+),目的是研究菌根真菌和Ca~(2+)的互作对樟子松根际微环境改良作用。于生长季节,利用盆栽方法,在种子出苗后人工接种外生菌根菌(ECMF)-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并施用0 mmol L~(-1)~50 mmol L~(-1) CaCl_2,以不接菌和不加CaCl_2为对照。在苗木生长3个月后,分别测定苗木的菌根侵染率、苗木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等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效磷含量等土壤指标,评价外源钙和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根际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1)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提高苗木根际土壤酶活性,提高根际土壤养分含量。2)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增加樟子松苗木根际微生物数量,增加根际土壤生物活性。3)适当浓度的外源Ca~(2+)和外生菌根菌协同能够更好的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综上,施加外源钙能够达到改良樟子松苗木的根际土壤,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的目的。在苗圃育苗初期或者造林时,在接种外生菌根真菌进行菌根化育苗的同时,施加适当浓度的外源钙来实现改良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栓孔菌(Trametessuaveolens)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香栓孔菌的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代森锰锌、退菌特、石硫合剂、可杀得、多菌灵和百菌清的EC50分别为16.91、26.83、118.49、365.38、412.29和1 556.76mg.L-1;退菌特和代森锰锌按1∶1、1∶3和3∶1比例混配都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按1∶3比例混配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高达415.90,EC50仅为4.48mg.L-1。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预处理法,对棋盘山2个常见树种油松、蒙古栎林下细小可燃物的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模型。结果表明:在75%湿度、不同温度梯度(15、20、25、30、35℃)下,各细小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都不同程度受到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平衡含水率与时滞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与枯枝和树皮的平衡含水率、时滞分别为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关系;与油松落针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分别为三次函数和四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濒危植物双蕊兰根际生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结果表明:双蕊兰生长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的多于非生长土壤中。说明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多少对双蕊兰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从9种常用杀菌剂中选出3种适合防治林木腐朽病原—槐生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的药剂,分析抑菌率和抑菌中浓度(EC50).其中15%三唑酮抑菌效果最好,50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01%,根据抑菌回归方程求得EC50浓度为2.8 mg/L;其次是70%代森锰锌,7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16%,EC50为42.21 mg/L;第3的是80%代森锌,4 000倍液平均抑菌率为99.23%,EC50为62.7 mg/L.  相似文献   
16.
对野外赤松针叶上采集到的针叶树散斑壳、松散斑壳、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共4种真菌,在温室内盆栽赤松幼苗上进行致病性接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接种处理方法在两次接种试验中均获成功,擦伤处理方法接种成功率最高,处理过的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处理的;散斑壳4个菌种中针叶树散斑壳的寄生率最高,有较强致病性。4个菌种接种后症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别,针叶树散斑壳和松散斑壳侵染针叶出现症状最快,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晚。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侵染后的前5周内发病缓慢,但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7.
施用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对干旱胁迫处理的樟子松苗施加外源钙,采用室内控制实验,分析了苗木含水量、叶绿素各组分含量、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抗氧化酶系统(CAT、POD和SOD)、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含水率呈现下降趋势,施加外源钙可以有效缓解苗木含水率的下降,保护苗木抵御干旱;樟子松苗木针叶O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施加外源钙可以诱导苗木抗氧化酶系统(CAT、POD和SOD)酶活性升高,祛除因干旱胁迫造成积累的活性氧,降低活性氧对樟子松苗木的破坏程度。正常水分条件下,外源钙可以提高樟子松苗木根和茎的CAT、POD和SOD活性,但无法扭转干旱胁迫给樟子松苗木带来的伤害;与此同时,酶的活性变化与干旱胁迫的诱导密切相关。正常水分条件下,无论是否施加外源钙,均不能使樟子松苗木根和茎内的POD和SOD活性有大幅升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MDA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源钙可以有效降低干旱胁迫下樟子松苗木MDA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樟子松苗木细胞造成的损害;但这种缓解依然是不能逆转。施加外源钙可以有效降低樟子松苗木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干旱胁迫对樟子松苗木细胞膜脂的过氧化破坏程度;干旱胁迫可以降低樟子松苗木光合色素各组分的含量,进而抑制苗木光合作用,而施加外源钙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樟子松苗木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碱水防治杨树烂皮病的适宜浓度,以及该方法的具体抑菌机理,在室内条件下,将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分别置于5个浓度梯度的Na2CO3培养基溶液下分别培养和浸泡4 h,以不加Na2CO3为对照,分别测定病原菌生长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结果表明:Na2CO3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浓度不大于0.3 mmol·L^-1时,抑制作用明显。当Na2CO3浓度增加到0.5 mmol·L^-1时,病原菌细胞趋于死亡,保护酶活性下降,与此同时,Na2CO3可使病原菌丙二醛质量分数升高,从而加剧病原菌膜的损伤,起到了对病原菌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固定试验地内采取肉眼观察、组织解剖和物候观察的方法,对银中杨和107杨的烂皮病早期症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种杨树在早春时期均可以观察到明显不同的烂皮病症状,不同时期症状不同.银中杨病斑组织解剖后多表现为黑色坏死、腐烂,而107杨多表现为棕色坏死.2种杨树的韧皮部坏死病斑大于表皮病斑.银中杨的花芽、107杨叶芽和幼...  相似文献   
20.
郑雅楠  高国平  祁金玉  王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755+3758-3755,3758
为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提高森林保护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探讨了森林昆虫学创新实验课程的设立,初步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