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指出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诸环节互相联系构成的复杂系统,环环相扣,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系统,使其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可比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探讨了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完整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且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站房内监测仪器长年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22.
别具风味的黄花已成为城乡居民十分青睐的季节蔬菜之一,同时也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的黄花于春节前可割草头1~3次,亩产草头80~150kg,春节后可割草头500~600kg,尤其是黄花开花后可产鲜草1500kg及1500~2000kg的绿肥根茬肥田,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3.
从2004年起,我国对农业实施直接补贴政策.调研事实显示,国家粮食直补资金的使用效率是较低的.鉴于此,国家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完善国家粮食直补资金使用办法,增设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补贴资金或者集中资金使用,以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实现国家粮食直补目标.  相似文献   
24.
慈姑叶根茎同生关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观察 ,首次提出了慈姑叶片、根系、匍匐茎之间的同生关系 ,即定型叶的出叶节位和叶原基分化节位的相关生长关系为N对N + 4,叶片与根系的同生关系为N对N -3 ,叶片与匍匐茎的同生关系为N对N -4。并首次提出将 12叶和倒 10叶作为 2大指示叶。同时 ,根据各器官的同生关系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5.
从直补资金的增加幅度来看,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是越来越大,可望实现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6.
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八年增",连续八年出现了粮食丰收的喜人局面:全年粮食产量迈上了11000亿斤的新台阶。再一次用事实回答了布朗先生对"中国将形成粮食危机"(布朗《谁来养活中国》,1994)的担忧,那么,是否我们从此将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27.
臭药水(克辽林)是一种主要用于环境消毒的酚类药物。我场临床用其治疗奶牛瘤胃臌胀,不仅疗效好,且未发现任何负作用。治疗方法如下: 取臭药水30毫升,加温水稀释至1000毫升左右,通过胃管给病牛灌入瘤胃,10—30分钟臌胀症状即消失。1991年以来,我场先  相似文献   
28.
29.
揭示城市公园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构建机制及潜在的功能,对于城市绿地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包头市劳动公园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并探究其群落构建机制及微生物的潜在功能。分析获得1 878个细菌可操纵分类单元(OTUs)和2 564个真菌OTUs。细菌群落主要以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主;真菌群落的优势门则主要是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相似性及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都显著高于真菌群落。基于中性群落模型(NCM)、标准化随机率(NST)分析显示,城市公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建主要由确定性过程驱动。依据Picrust2和FungalTraits功能预测分析显示,蛋白质家族的遗传信息处理和信号-细胞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是细菌的主要代谢功能,而真菌群落主要的功能类群为腐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包头市劳动公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构建机制及微生物功能,这为今后城市公园建设与维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有助于我们对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30.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EM)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在改善植物生理状态,增加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内蒙古地区具有复杂的气候、地貌和土壤等生态环境特征,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类型,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EM真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可将EM真菌多样性和群落学的研究历史分为早期子实体调研阶段、中期EM根尖观察结合Sanger测序阶段和当下流行的高通量测序阶段,其研究目的从最初的多样性调查变为现在的群落生态学研究。笔者对近20年内蒙古地区EM真菌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内蒙古地区EM真菌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内蒙古地区EM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