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了研究不同锌源以及锌水平与维生素 D3 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胴体微量元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选取体重为(25.86±0.13) g 的草鱼 600 尾, 实验分为 8 个处理(每个处理 3 个重复, 每个重复 25 尾), 随机分到 24 个 900 L 的水族箱中。本实验采用双因素设计, 添加了 2 个水平(1000 IU/kg 和 2000 IU/kg)的维生素 D3, 每个维生素 D3 的水平下, 添加 3 个水平的(0、25 和 50 mg/kg)蛋氨酸锌, 另外在 2 个维生素 D3 的水平下, 添加了 25 mg/kg 的七水硫酸锌, 配制 8 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 投喂 8 周。8 个处理组依次命名为 1000D/Zn0 (1000IU/kg VD3+0 mg/kg 锌)、1000D/ZnS25 (1000 IU/kg VD3+25 mg/kg 七水硫酸锌)、1000D/ZnM25 (1000 IU/kg VD3+ 25 mg/kg 蛋氨酸锌)、1000D/ZnM50 (1000 IU/kg VD3+50 mg/kg 蛋氨酸锌)、2000D/Zn0 (2000 IU/kg VD3+0 mg/kg 锌)、2000D/ZnS25 (2000 IU/kg VD3+25 mg/kg 七水硫酸锌)、2000D/ZnM25 (2000 IU/kg VD3+25 mg/kg 蛋氨酸锌) 和 2000D/ZnM50 (2000 IU/kg VD3+50 mg/kg 蛋氨酸锌)。结果显示: (1) 饲料锌水平与维生素 D3 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草鱼增重率(WG)、饲料系数(FCR)和蛋白质效率(PER)(P<0.05)。1000D/ZnM50 组 FCR 最低, PER 最高, 1000D/ZnM25 组相比于 1000D/ZnS25 组, FCR 显著降低, PER 显著提高(P<0.05)。2000D/ZnM25 组的 WG 显著提高 (P<0.05), 2000D/ZnM25 组 PER 显著高于 2000D/ZnS25 组, FCR 显著低于 2000D/ZnS25 组(P<0.05); (2) 饲料锌与维生素 D3 对草鱼胴体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和钙均无交互作用(P>0.05)。2000 IU/kg 维生素 D3 组草鱼胴体铁和钙的含量显著高于 1000 IU/kg 维生素 D3 组, ZnM25 和 ZnM50 组草鱼胴体铁含量显著高于 Zn0 组, 锌的含量随着蛋氨酸锌的水平增加而增加, ZnM50 组草鱼胴体锰含量显著低于 Zn0 和 ZnM25 组(P<0.05); (3) 饲料锌水平与维生素 D3 对草鱼肝脏 CAT、SOD、AKP 和 LZM 活性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 锌源与维生素 D3 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 LZM (P<0.05)。2000D/ZnM25 组草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 活性显著高于除 2000D/ZnM50 组外的其他组, MDA 含量显著降低, 2000D/ZnM25 组相比于 2000D/ZnS25 组, CAT、 AKP 和 LZM 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 饲料中锌与维生素 D3 的交互作用显著改善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条件下, 添加 25 mg/kg 的蛋氨酸锌和 2000 IU/kg 的维生素 D3 更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 且蛋氨酸锌在生长、饲料利用、胴体微量元素含量和抗氧化方面要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2021年国内配合饲料及玉米、小麦、杂粕等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了1 025个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类饲料和饲料原料不同程度地受3种毒素的污染,其中玉米、玉米副产物中AFB1含量最高,小麦及小麦麸中DON含量最高,玉米副产物中ZEN含量最高。总体来看,2021年饲料和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不容乐观,饲料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玉米、小麦等谷物及其副产物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3.
为实现番茄周年供应,进行高产高效种植,笔者自1999年开始,在晋江常青实验园,利用大棚等设施进行2万平方米番茄无土栽培,每亩年产值达2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品种选择应选择高产、优质、多抗性、适应温室栽培的番茄品种。根据我园几年来的试种,目前表现较好的早熟  相似文献   
84.
节水莲藕是适宜北方地区利用沙岗薄地和荒沟、荒滩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项目,它具有质量优、产量高、嫩白、味好、节水、易管理、见效快等特点。近几年来,新郑市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面介绍四种节水莲池的建造方式。  相似文献   
85.
水稻缓/控释肥料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化肥生产与使用技术落后,农田肥料利用率仅为35%左右,不仅造成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由此带来无法估量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因此,具有缓慢释放或延长肥效的缓/控释肥成为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被誉为21世纪环保型高科技肥料。2005、2006年笔者就水稻缓/控释肥在生产上实际应用进行了引进、比较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我们筛选出二个缓/控释肥料品种,并在生产上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86.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改善肉鸡品质。文章就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肉鸡胴体品质、鸡肉理化性质和鸡肉营养物质含量及风味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肉鸡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玉米秸秆取样条件对其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模量是研究玉米秸秆机械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秸秆样品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叶鞘位置和取样位置3个玉米秸秆取样因素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各因素的一次项中,只有含水率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极显著;然而3个取样因素的二次项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均显著;此外,含水率和叶鞘位置的交互作用,以及含水率和取样位置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弹性模量的影响均为极显著。这一结果说明,玉米秸秆弹性模量随取样位置和叶鞘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还会受到含水率的交互影响。这些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可能是由于玉米秸秆的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8.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其分布广泛,可传染家畜及人类。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疾病被发现并报道出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学者的研究兴趣。由于非结核性分支杆菌其临床表现与结核性分支杆菌极为相似,诊断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国内外近几年的报道,对非结核性分支杆菌从易感人群、感染部位及长期慢性生长等角度综述其致病性,举例说明其临床症状,再总结比较了传统分析鉴定法、噬菌体分析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核酸探针等几种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的鉴定方法,建议在临床表征相似时,不仅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应该采用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来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减少时间,节约成本,同时继续研发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9.
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探讨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庐山风景区为例,探讨绿化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对园林绿化资源进行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90.
以抗除草剂谷子[Setaria italic(L.)Beauv]品种冀谷31、冀谷25的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体积分数梯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以不同时间诱变处理种子,研究不同EMS剂量及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率、致死率及根长变化的影响,找到最佳致突变条件。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诱变效果的影响比EMS用量的影响效果更显著。2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不同,对于冀谷31的最佳诱变条件为1.0%EMS处理6 h,而冀谷25的最佳诱变条件为0.8%EMS处理1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