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随着我国奶产业及其它草食畜牧业转型和升级步伐的加快,市场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快速增加,特别是从美国进口苜蓿(Medicago sativa)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我国苜蓿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只是近年来才起步。尽管国内苜蓿生产满足不了强大的市场需求,但研究其国际市场贸易,可以有效借鉴国际经验,尽快赶上国际苜蓿贸易发展水平。美国是苜蓿生产和贸易大国,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苜蓿贸易趋势和经验,并提出相关启示对我国苜蓿贸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苜蓿愈加受到各国青睐,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价格不断上涨;高标准、严要求的苜蓿产品质量是保障出口强有力的前提,高水平的营销策略是推动出口的重要驱动力,强大的信息追溯体系是保障质量的重要手段,低成本的运输系统是美国苜蓿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条件。国内应重视苜蓿国际贸易市场,提高营销策略,完善二次压缩技术,降低交通运输成本,规范实体产业并建设草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尽快提升我国苜蓿生产水平和质量档次,从而提升苜蓿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2.
胡向东  王明利 《草业科学》2013,30(5):799-804
随着我国草食畜禽,特别是奶牛饲养量的逐渐增加,我国对优质牧草,尤其是进口苜蓿(Medicago stiva)的需求呈逐年增大趋势。美国是牧草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其牧草生产量和价格对我国养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生产价格,探讨美国牧草发展及价格走势情况,以期为我国牧草生产和进口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肉牛养殖风险,基于1995—2013年河北等11个省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测算肉牛养殖利润、成本和产量的均值、方差和偏度,对肉牛养殖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牛养殖的利润和产量风险较大,利润和成本总体呈现左偏态,而产量则主要呈现右偏态,年际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利润风险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产量风险近年有所增加,成本风险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养殖密度、疫病风险、产业优势、饲料结构、资本装备、养殖周期、技术进步和区域差异等因素,影响着肉牛养殖利润、成本和产量及其风险大小和发生概率。应警惕肉牛养殖左偏为常态的认识,建议合理调整载畜量,优化产业规模,调整饲料结构,加强资本装备水平,推进新型养殖模式,提升科技进步对肉牛产业贡献力度。  相似文献   
34.
35.
发酵床养猪以快速消化降解粪尿排泄物,促进猪体生长、无臭味、节能减排等优势而被养殖户热衷推广使用.随着发酵床的反复利用,若维护不当,猪群会出现腹泻等临床症状.本文就某发酵床猪场出现猪鞭虫和猪结节虫混合感染引起猪群顽固性腹泻病例情况,报道如下. 1发病基本情况 北京某猪场采用发酵床饲养培育仔猪和生产肥育猪两年之后,陆续有猪出现腹泻现象.2010年10月,从饲养的800多头育肥猪中,挑出10余头约90日龄生产肥育猪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36.
中国南方牧草产业发展基础、前景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牧草产业,是减轻饲粹粮对粮食安全压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北方地区牧草生产压力大,基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育种与推广成效、发展规模与模式等视角,探讨了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前景与效益.研究表明,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优质品种育种与推广成效显著,牧草种植初具规模,探索形成了适宜区域特点的种植模式;草商品市场需求强劲,南方地区发展牧草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社会经济效应;但也面临着土地不平、技术不高、政策不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新时期亟需制定牧草种植补贴政策,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施优质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工程、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一揽子重大工程项目,支撑南方牧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2012年我国肉牛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以及养殖、屠宰加工、市场供销、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力求从总体把握行业发展形势,指导未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分析,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各地重视肉牛生产大县的标准化养殖,探索融资、保险等创新方式,实施肉牛养殖补贴和中央储备牛肉投放市场及产品区域调剂等政策;在养殖方面,以县市区为主的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高档、品牌化肉牛养殖逐步受到重视,乳牛肉生产给予市场新的补充;在屠宰加工方面,部分养殖大县自建屠宰企业,肉牛屠宰量明显下降;在市场供销方面,经营方式不断创新,肉牛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牛肉产品市场监管逐步加强;在贸易方面,牛肉产品进口量大幅增加,除鲜冷带骨牛肉外,进口价格均不同程度降低,牛肉产品出口量明显减少,出口价格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8.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新时期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保障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是跟踪项目实施进度效果和及时优化项目实施内容的重要保证。本研究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内容,在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掌握此项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绩效考核奖励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是跟踪项目实施进度效果并及时优化项目实施内容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我国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非线性波动及其传递特征,基于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国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数据,采用马尔可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肉牛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存在2种不同的运行状态,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1个阶段为2012年初—2013年上半年,第2个阶段为2013年下半年—2015年;肉牛产业链在常规状态运行概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但两状态相互转换概率均较低,说明价格波动存在平滑性。肉牛产业链价格传递作用明显,架子牛价格在产业链价格传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产业链价格传递在不同状态下作用存在差异,非常规状态下传递作用更为明显;价格传递作用持续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40.
我国肉牛养殖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肉牛产业和牛肉市场面临巨大压力,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效率,把握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对政府调控肉牛产业、推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利用1998-2014年投入产出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河南、黑龙江、宁夏、陕西和新疆五省区肉牛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肉牛养殖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肉牛养殖技术效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2014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813 7;不同地区肉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新疆肉牛养殖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河南,再次为黑龙江,宁夏和陕西排在最后。2养殖密度、产业优势、资本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对肉牛养殖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疫病风险和饲料结构则对其具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