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7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翅果油树,介绍了翅果油树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系统总结了翅果油树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利用价值,分析了河北省翅果油树栽培现状,提出了翅果油树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索林木深根苗快速培育方法,以樟子松、沙棘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基质配比、土壤水分、灌水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1-萘氨甲酰苯甲酸,简称NPA)对其根系垂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质配比、土壤水分对樟子松、沙棘根系的垂直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纯沙丘沙,土壤密度1.3 g·m-3)相比,沙丘沙∶泥炭土=1∶2(体积比,土壤密度0.7g·m-3)处理的樟子松、沙棘根系垂直长度分别提高36.6%、27.1%;与水分胁迫处理相比,充足的土壤水分使樟子松、沙棘根系垂直长度分别提高22.0%、20.8%;灌水方式对樟子松苗木根系垂直生长影响显著,下部吸水方式比上部灌水方式提高24.6%,而灌水方式对沙棘根系垂直生长影响不显著;NPA对沙棘根系的垂直生长影响显著,与不施用NPA相比提高30.6%,而NPA对樟子松苗木根系垂直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筛选适宜的荆条经营技术。[方法]以多年生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实生荆条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其干质量热值、连续平茬和栽植密度等经营技术研究,分析不同处理的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结果]采取平茬高度控制在10 cm左右,平茬2年后要休养2年以上,种植密度为1 m×1 m,轮伐期控制在3年1次以内,能有效提高荆条基部新萌发枝的地上部生物量。[结论]通过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干热值连续平茬和栽培密度等处理,可有效提高荆条枝条地上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荆条 白羊草群丛植物种多样性、生态成分、果实类型、花型和根型构成特点。采用邻接小样方对植物种多样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坡位上移,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幅度最大,P ielou均匀度指数下降幅度很小,多年生杂类草禾草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数量减少,草质藤本植物消失,肉质草本植物样方数量增加,但仍以多年生杂类草禾草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数量在整个坡面最多;总状花序和圆锥花序植物种数量、中旱生植物数量均最多,根系类型谱为轴根型>根蘖型>根茎型>丛生型>鳞茎型。说明荆条 白羊草群丛的植物繁殖对策以属于风媒花与虫媒花并存、风播种子和深根系植物为基本特征,是由零星分布的乔木树种、间断分布的灌木层片和恒有草本层片构成。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造的介绍,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环境是非常人性化的情感空间,这种情感空间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同时这种情感空间存在使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了更高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林木超深栽在沙地造林中的可行性,为提高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永定河下游沙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以白榆为造林树种,开展了深根苗与普通苗的不同栽植深度﹝1m(超深栽),0.6m(深栽),0.3m(常规)﹞的造林试验。[结果](1)沙地下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并相对保持稳定;(2)沙地林木超深栽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40%以上(p0.01)。特别是使用林木深根苗进行超深栽时,即使在无灌水的条件下亦取得了很好的造林效果(成活率94%);(3)林木超深栽显著提高了苗木的高生长,但对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仅在使用深根苗时观察到。[结论]超深栽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建议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烟农 1 9号 (原名烟优 361 )是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 ,其亲本组合为烟1 933×陕 82 - 2 9。该品种 1 997年由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科所首次引种到江苏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1 .1 生物学及品质特征 该品种半冬偏冬性 ,幼苗半匍匐 ,苗期生长较缓 ,分蘖力强 ,返青拨节后生长迅速 ,叶窄长 ,叶片上冲 ;株高 85~ 88cm,秆细 ,弹性较好 ,株型紧凑 ,穗层整齐 ,落黄好 ,抗干热风 ,不早衰 ,中晚熟 ;中抗白粉病、赤霉病 ,中感叶锈、纹枯病 (严重率低 ) ;穗长方型 ,每穗结实 35粒左…  相似文献   
38.
鲁中地区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研究旨在运用建筑设计手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期对鲁中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所启示。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了鲁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农村房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选取实际地块结合空间营造等建筑学手法进行了新农居方案的设计。经过方案设计与探讨,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新农居的设计应注重文脉继承和技术革新的观点。并对此做近一步探索,在空间布局和建筑造型上实现文脉继承,利用新兴技术和新材料实现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39.
不同育苗基质对白榆长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原土为基本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河沙、草炭、珍珠岩、蛭石,配制出5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将这些基质填充到导根筒(直径10cm 长1m 的 PVC 管)中以培育白榆(Ulmus pumila L)长根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育苗基质条件下白榆的地上部、地下部、总生物量以及地下/地上部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在遵循育苗基质的适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筛选出培育白榆长根苗的适宜基质.结果表明:基质 S3(大田原土60%+河沙10%+草炭10%+珍珠岩10%+蛭石10%)最佳  相似文献   
40.
河北省平山县刺槐造林保水剂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良河北省平山县研究区土壤水分匮乏的现状,以刺槐为研究树种,以保水剂施用方式和用量为研究重点,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方案,通过调查保水剂对刺槐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和生理指标(光合)以及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保水剂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直接与土壤混施比保水剂吸水后再与土壤混施效果更好,这种施用模式可使刺槐地径增加19.70%~34.02%;株高增加41.41%~48.04%,而且连续施用2a后土壤肥力水平明显增加。全氮增加41.80%,速效磷增加130.77%,速效钾增加24.86%,微量元素增加41.37%~672.16%。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64g/株,且施用3a后保水效果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